ZKX's LAB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2020-10-17新闻9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作为过往在耳机主动降噪技术的领导品牌,Bose近年一直受到Sony、苹果在主动降噪耳机领域的挑战,也使Bose加紧发展新技术,在耳罩耳机以Bose700再创高峰,而主动降噪耳机则终于在近期推出原定在今年初亮相的BoseQuiteComfortEarbuds/Bose降噪耳机,此次也取得这款BoseQuiteComfortEarbuds的砂岩白色进行试用。

BoseQuiteComfortEarbuds是Bose首度推出具有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毕竟相较耳罩式耳机有充裕的空间,入耳式耳机的形式就很难直接在耳机加入降噪机构,而空间更有限的真无线耳机,也是到近期解决恼人的续航力过低问题后,才开始在这一两年加入主动降噪技术;作为一款高端真无线耳机,BoseQuiteComfortEarbuds的体型也仍然是偏大一些的。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包装是黑底纸盒盖上印有产品图案的硬纸

BoseQuiteComfortEarbuds采用椭圆形的充电盒,正面可见5颗电量指示灯,采用USBType-C充电桩Qi无线充电,打开上盖后,中间的蓝牙按键除了用于配对其它设备外,还可供强制关闭耳机的蓝牙连线功能,使BoseQuiteComfortEarbuds仅作为单纯的降噪耳塞使用,而BoseQuiteComfortEarbuds最多可与7组设备配对,但同时仅能连接单一设备。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充电盒可使用USBType-C或Qi充电

BoseQuiteComfortEarbuds采用简约的外观设计,与当前的Bose700耳罩式耳机有类似的风格,毕竟这款真无线耳机在原型阶段亦曾采用"BoseEarBuds700"的名称,同样属于新一代旗舰级降噪耳机的意图相当明确,操作则是使用单点式触控,当前无法自定义功能,仅具备右耳双击进行音乐播放、暂停,左耳双击切换三段的"我的最爱"降噪层级。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椭圆形收纳盒

在耳塞的部分,BoseQuiteComfortEarbuds使用新一代的StayHearMax耳塞,虽然造型设计与Bose经典的StayHear+耳塞同样属于整合耳翼的椭圆形耳塞,不过标榜密合度与舒适性皆经过改良,但也因此尺寸佩戴性与StayHear+略有差异,故仍建议重新自三个尺寸当中选择密合度与舒适性较佳的尺寸,一方面确保隔音效果,同时也可获得较正确的声音表现。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耳机设计相当简约

BoseQuiteComfortEarbuds也搭载趋近感应功能,但或许是为了提供较精确的感应,或是因应StayHearMax耳塞的倾斜置入设计,BoseQuiteComfortEarbuds在内侧有两组趋近感应点,同时预设只要取下一边的耳机,另一边会自动进入通透模式,使其听感宛若未佩戴耳机一样,不过不需要此功能可在app中关闭。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可看到两组趋近传感器

BoseQuiteComfortEarbuds采用的降噪技术为结合被动隔音与主动降噪的方式,也是当前效果较好的模式,利用高密闭性的耳塞实现隔音(不过Bose在叙述上仍称为被动式降噪),主动降噪则结合外部与内侧收音的麦克风与演算法后发出抵消用的反向波进行降噪,这些技术其实都是主动降噪耳机所具备的,不过实际表现则不尽相同,作为过往降噪耳机领先的Bose所推出的QuiteComfortEarbuds的表现也是玩家所关注的。

而BoseQuiteComfortEarbuds也依旧延续Bose传统,即是不公开技术规格,仅能推测使用动圈单元,从叙述中提及采用动态音量均衡技术以及对该技术的叙述,可确认BoseQuiteComfortEarbuds动用DSP针对音频进行处理,但不同于其它同级竞品提供个人化调整,当前Bose的app并未提供EQ调整,仅能以预设的音色聆听。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全新的StayHearMax耳塞

在体验BoseQuiteComfortEarbuds的降噪威力前,首先要留意挑选合适尺寸的StayHearMax耳塞,毕竟BoseQuiteComfortEarbuds开宗明义就告诉你这款产品的降噪需要结合耳塞的密闭与主动降噪技术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如笔者一开始使用预设的2号耳塞,除了密合度不佳以外,耳翼位置也顶在错误的地方,导致佩戴出现疼痛感,直到替换成3号的大型耳塞才正常,且降噪的表现也比较正常。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app的基本功能,没有EQ调节功能

另外BoseQuiteComfortEarbuds有一件笔者想提的事情,即是预设的语音提示功能有点恼人,在预设之下,BoseQuiteComfortEarbuds除了提示开机与配对以外,还会念出连接的设备名称,笔者在完成配对后就通过app把语音提示关闭,以简单的提示音进行指示;值得一提的是当前BOSEMusic的稳定度已经比起先前测试Bose700稳定许多,耳机连接后再开启已经可在几秒内侦测到,不会再有明明蓝牙连上手机但app始终无法正确显示的问题。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音色松散舒适,低频量感较多

音色部分,BoseQuiteComfortEarbuds仍属于较典型的Bose美式音色,属于低频量感偏多且稍微松散的风格,音场相较日系耳机较为后退而宽松,扣除掉低频略多以外,是可以舒适聆听的音色,同时也不会如日系耳机较为咄咄逼人的尖锐音色或是低频打击感较大的问题,然而如先前所述,当前没有EQ调整功能,故也无法进一步加入个人化调整。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充电盒可通过Qi充电

至于降噪机能,笔者个人认为只要耳塞选择正确,在当前真无线主动降噪耳机应该可说是数一数二,不过笔者可能要略为驳斥欧美媒体表示其降噪机能远凌驾SonyWF-1000XM3的说法,BoseQuiteComfortEarbuds对多数人能够提供较好的降噪不完全是演算逻辑较强,而是它的耳塞设计比起日系耳机的传统球状或是子弹状耳塞容易密合,加上多数主动降噪耳机体型通常偏大,会使传统耳塞以杠杆的方式失去良好的密合性。

确实就BoseQuiteComfortEarbuds的降噪表现,在多数的日常情境的降噪都相当出色,启动降噪之后环境的声音明显减少,甚至连笔者在办公室敲打机械式键盘也犹如薄膜键盘的声音,可说近乎具备与Bose700同级的降噪表现;然而在户外环境遇到刮风的情况则略逊于开启风切降低模式的WF-1000XM3,不过WF-1000XM3的问题在于风切降低项目是位于环境音模式的Level1的位置,若未详读说明书可能不知道能切换到此特殊模式。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其通透模式声音自然度相当高

虽然BoseQuiteComfortEarbuds不像SonyWF-1000XM3能够长按左侧耳机进入快速注意模式,不过只要取下单边耳机,即可使仍佩戴着的另一边自动进入通透模式,且笔者认为BoseQuiteComfortEarbuds的通透模式表现亦远胜过多数具备此功能的真无线耳机,虽然比起没佩戴耳机声音还是稍微闷一点,不过不会像某些耳机会产生尖锐的声音,相当接近没有佩戴耳机的听感。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正确的耳塞有助提升降噪效果

且值得称许的是BoseQuiteComfortEarbuds取下单边耳机的自动通透模式是相当出色的做法,因为有时取下单边耳机是为了一边进行语音通话一边与周遭他人沟通,不过一般具备降噪功能的耳机若仅有单耳有作用,将会对正在提供降噪功能的一边产生异常音压(刚好笔者先前曾测试某款降噪耳罩耳机拿到单边故障的测试品...),自动进入通透模式可免除产生异常音压的情况。

总结来说,BoseQuiteComfortEarbuds除了具备出色的降噪与通透模式效果外,StayHearMax耳塞良好的舒适性与密合度也弥补耳机框体偏大的问题,声音的表现方式虽属低频偏多但舒适无压力,唯独当前触控面板缺乏较丰富的自定义功能,也无法通过EQ微调音色,是目前比较可惜的地方,不过笔者认为对于噪音较为敏感的使用者,应该可感受到BoseQuiteComfortEarbuds出色的整体表现,整体来说是瑕不掩瑜的。

主动降噪耳机的王者再度出手,Bose首款真无线耳机,开箱评测

#智能穿戴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