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揭秘历史上的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董福祥汉族

2020-07-21知识14

清末将领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是汉族,但他是西北清军最高司令,所以他的部队里有不少回族士兵,他的部队曾参加过庚子国变,保卫过北京,同治年陕甘回乱时,他曾保卫过黄帝陵不被回族叛军烧掘。他是个护陵英雄,黄帝是我们汉族的祖先。满族人口是汉族的几百分之一,为何清朝能统治中国几个世纪? 康乾盛世之中国真相 清军入关白莲教太平天国 人口3次减少1亿 陕甘回变 苗族起义 天地会起义 文字狱据统计…八国联军入侵,相传唯一进京勤王的甘军统帅董福祥,最终结局如何? 董福祥的一生经历了从“抗清”到“为清”的转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以后,董福祥奉命进京护送慈禧太后西逃,杀了不少的侵华士兵。后来,慈禧太后迫于八国的压力,董福祥被罢免官职回乡归隐,68岁时病逝于宁夏。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董福祥这个人。兵败被俘,从“抗清”到“为清”董福祥出生于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其父亲为当地地下组织“哥老会”老大。所以董福祥从下就喜欢打抱不平,有一种江湖风气。后来,董福祥组织起一股强大的地方武装,号称有手下30万,占据了甘肃十几个州县,来反抗清朝的统治。最开始,董福祥主张“抗清”,与清朝为敌。1869年,董福祥兵败于左宗棠部下刘松山,董福祥随后率众投降。但是董福祥本人拥有出色的军事才能,刘松山不忍杀害,反而得到了刘松山的赏识。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董福祥的人生志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终身都为清政府效忠。董福祥投靠左宗棠以后,跟着左宗棠平定陕甘叛乱,西进收复新疆,为清廷立下了赫赫战功。董福祥官至尚书,成为了慈禧身边的大红人。进京勤王,从“红人”到“免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生以后,董福祥奉命进京勤王,保护慈禧太后、光绪帝以及一众嫔妃西逃。董福祥进京以后,与义和团战士。清末将领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董福祥(1839~1908)字星五。汉族。甘肃固原(今属宁夏)人。1862年(同治元年)陕甘回民起义时,率众据甘肃安化(今甘肃庆阳)抗清,活动于陇东、陕北,声势颇大。后在。揭秘历史上的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董福祥是汉族人,1864年,他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在陕北被左宗棠部下的刘松山击败后投降清军,先后跟从刘松山等人剿灭陕西,甘肃等地的回民起义事件,后被升为提督。董福祥和他的甘军临危受命,在抵抗外来侵略者的战争中表现英勇,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八国联军的气焰。令人震惊的是,这只名为甘军的队伍竟然是一只来自大西北,主要由回族子弟组成的队伍。董福祥和回族子弟共同作战,荣辱与共。董福祥虽是汉族人,但他与回族人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曾为了自身的利益打击回军,也曾联合回军共同抵抗腐败的清军。在民族危亡的时候,应该抛开成见,团结协作,共同抵抗外敌。董福祥杀了多少回族同治十年(1871年)3月2日,马化龙在被围将近两年后投降,被刘、董以藏匿武器的罪名处死。董福祥其后受命镇守金积堡,将其改建成董部的大本营。同年,董福祥用开花炮猛轰马家滩回民军堡寨,回军死伤惨重,一日之内回寨尽毁。同治十一年(1872年),董福祥率部进军河州,打败甘肃回军马占鳌部,迫使马占鳌投降,被提拔为参将。董福祥在战斗中对待敌军十分凶残,“以鲜血染红顶子”这句名言便是出自董福祥之口。同治十二年(1873年)9月,董福祥进剿西宁回军。董福祥是汉族还是回族 汉族董福祥(1840年1月8日-1908年2月9日),字星五,甘肃环县(当时属宁夏固原)人,清末著名将领,官至太子少保、甘肃提督、随扈大臣,赐号阿尔杭阿巴图鲁。1864年,组织汉民民团反清,后在陕北被左宗棠部刘松山击败,投降清军,所部改编为董字三营,先后从刘松山、刘锦棠平定陕西、甘肃、西宁(今属青海)等处回民起义,升为提督。太子少保董福祥为何被革官? 农民提督董福祥,字星五,汉族,清朝固原毛居士井王朝山人,生于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出身农家,幼年家贫,未能读书。儿时常 与同伴舞刀弄枪,学习征战,世人奇之。。

#历史#清军#八国联军#汉人#汉族文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