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总结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使用方法

2020-10-17知识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什么? A=ECL C=A/ELA为吸收度;2113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5261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4102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653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最小吸收波长λmin。物质的吸收光谱具有与其结构相关的特征性。因此,可以通过特定波长范围内样品的光谱与对照光谱或对照品光谱的比较,或通过确定最大吸收波长,或通过测量两个特定波长处的吸收比值而鉴别物质。用于定量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测量一定浓度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并与一定浓度的对照溶液的吸光度进行比较或采用吸收系数法求算出样品溶液的浓度。原理可见光、紫外线照射某些物质,主要是由于物质分子中价电子能级跃迁对辐射的吸收,而产生化合物的可见紫外吸收光谱。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

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时,吸光度的合适范围是什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是什么 其依据为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

#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