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同建筑类型的植物配置是怎样的? 荷风四面亭植物配置特点

2020-10-17知识14

好听的园林景观名字 园林景观取名命名总汇参考:1、亭:松涛亭、耦香亭、百花亭、木香亭、怡红亭、听泉亭、探月亭、扇面亭、桂香亭、青枫亭、迎春亭、翼然亭、望荷亭、沁芳亭、赏心亭、知春亭。

不同建筑类型的植物配置是怎样的? 荷风四面亭植物配置特点

中外古代园林水体的植物配置有什么特点? 给人以清澈、明净、近人、开怀感受的水体,是园林中重要的构景要素。古人有喻山为骨骼,水为血脉,建筑为眼睛,道路为经络,树木花草为毛发的说法。古今中外园林,都非常重视园林中水体的运用。水体能使园林产生很多生动活泼的景观,形成开朗的空间和透景线。水体在园林中好似画面的空白,使得园林虚实相生,刚柔相济。我国古典园林自南到北,几乎无园不水。古往今来,园林水体与植物之间就有着密切的关系,“画无草木,山无生气;园无草木,水无生机。可见,园林水体的植物配置是造景不可缺少的素材。园林中的各种水体,无论它在园中是主景、配景,还是小景,无不借助植物来创造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在中国早期的园林中早已被纳入,在青山绿水中也就少不了植物的配置。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着“瑶池”的神话,据《穆天子传》中记载:“左带瑶池,右环翠水”以及“轩砌之下,植以白环之树,丹刚之林”,可以看出,在早期人们对园林水体的植物造景就有所重视了。秦汉时代,水在庭园中运用甚常。如汉武帝的上林苑中有八条大河贯穿于苑内辽阔的平原、丘陵之上,此外,还有天然的湖泊十处,人工开凿的湖泊也不少。从《三辅黄图》中得知,其中太液池岸边种植柳树之类的植物。

不同建筑类型的植物配置是怎样的? 荷风四面亭植物配置特点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 拙政园全2113园占地78亩(约52000平方米),分为东、中、5261西和住宅四个部分4102。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1653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拙政园中现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丰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园成为太平天国忠王府花园时重建,至清末形成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

不同建筑类型的植物配置是怎样的? 荷风四面亭植物配置特点

#苏州园林#乔木#建筑#江南园林#拙政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