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哪些 差错控制 那一层

2020-10-17知识109

在OSI七层模型中,用于提供流量控制,差错检测报告的是哪一层? 七层模型每层的作用,或者说核心功能如下:1.物理层:完成相邻两个节点间比特流的传输。2.数据链路层:完成数据链路间的帧的正确传输。为此要完成链路管理、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等功能。3.网络层:完成端到端的分组的正确传输。为此要完成路由选择、差错控制、拥塞控制等功能。4.传输层:完成端到端的消息的正确传输。为此要完成分组的排序、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等功能。5.会话层:完成会话的进程控制。6.表示层:完成消息的加密、解密;压缩、解压缩;不同系统间格式的转换。7.应用层:系统与用户间的接口。各层功能都在这里了,但是不见网络拓扑。

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哪些 最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有奇偶校验法、循环冗余校验法和汉明码等。这些方法用于识别数据是否发生传输错误,并且可以启动校正措施,或者舍弃传输发生错误的数据,要求重新传输。

何谓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有哪几种? 差错控制,是系统对传输的数据的一种验证机制.它主要对传输的数据进行验证,看是否在传输过程中出错,如果出错就提示系统将数据丢失,否则接受相应数据.差错控制方法1.误码率。

差错控制的两种基本方法是什么? 数据链路层自动重发法(ARQ法):实用的差错控制方法,应该既要传输可靠性高,又要信道利用率高

#流量控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差错控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