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2020-10-18新闻2

商鞅,秦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牛逼的人物,可以说在秦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商鞅推行变法,这使得当时还比较弱小的秦国逐渐发展壮大,为后来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对于秦国的大功臣商鞅而言,他的结局并不太好,甚至说令人唏嘘,因为他是被「车裂」致死,而这背后的主谋正是秦惠文王。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商鞅变法的起源

战国时期,秦孝公21岁继位,但是秦国到秦孝公手中时,国力可以说是十分败落了。尤其是在秦孝公的爸爸秦献公在位的时候,因为秦献公数次外出打仗,企图收复国土,但无可奈何的是,到死都没有实现这一愿望。

后来,秦孝公为了让秦国变得强大,发布“招贤令”,广纳贤才,就像我们现如今各地区为了留住人才,开展各种优惠措施一样,想来秦孝公也是意识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或者说我们现如今的各种举措都源于历史。

于是,卫国人士商鞅便带着自己的富国强兵之策来进谏秦孝公,而秦孝公听完商鞅的策略之后十分高兴,便欣然同意了这次变法。

那秦孝公为什么会同意变法呢?或者说原来的「法」不好吗?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在社会学领域,有一种被广泛认同的观点,即「马太效应」,它说的是社会的趋势是逐渐两极分化,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在经济学领域,巴菲特曾经说过,人生就像是滚雪球,越滚越大。

所以说,用现代的观点来看的话:如果秦孝公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治理国家的话,秦国只会越来越衰败,甚至灭亡,所以只有通过变法,才能扭转这一局势。

当然,有人可能说笔者是马后炮,但其实很多事情「大道相通」,虽然秦孝公并不知道马太效应和滚雪球效应,但是他的认知肯定跟这差不多:只有实现根本性的变革,才能扭转秦国败落这一现象。商鞅变法的内容

那么商鞅是如何推行变法的呢?或者说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在正式回答这一问题之前,其实马克思早就给出了答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里面,马克思提出,要解决问题的话,要先抓住主要矛盾,然后如果要使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的话,就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那秦国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

其实从历史上看,乃至现在,主要矛盾都差不多,都是生产资料不平衡所引起的,而从当时的秦国而言,他们当时的主要矛盾就是土地。

于是商鞅推行新法:将隶农除籍,并分给他们土地,还让他们和原先的宗户主分开,各自管理自己的土地。这样做的目的是:尽可能的避免冲突和矛盾,让大家尽可能自由地劳作和生产。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商鞅的这一变法,无疑说是一次里程碑的进步,而这也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支持,不过,凡事都是矛盾的集合体,商鞅的这次变法,也成为了他自己的催命符。车裂商鞅

在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继位,虽然说新法确实有利于国泰民生,但是秦惠文王必须要除掉商鞅,主要原因有三点。

一方面,秦惠文王本身和商鞅就有过节。当年秦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因为受到奸臣的挑拨,太子不支持变法,而太子的这一行为,让他的爸爸秦孝公非常不满,于是便处罚了太子,而处罚太子的人正是商鞅。

另一方面,新王登基,秦惠文王需要得到权贵的支持。因为当时商鞅推行的变法,严重损害了当时权贵们的经济利益,所以权贵们对商鞅十分不满,而秦惠文王处死商鞅这一做法无疑会赢得权贵们的支持,从而使皇权得到平稳的交接。

还有一方面,新皇必须要得到民心,才能实现稳定和长治久安。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因为商鞅推行的变法,商鞅可以说是尽得民心,甚至说超过了秦惠文王,这让秦惠文王怎能容忍?对于权贵而言,秦惠文王这一做法无疑是杀鸡儆猴,无疑在跟权贵们说:我连大功臣商鞅都敢杀,更何况是你们?所以你们都给我小心点。

于是,商鞅便被公子虔污蔑谋反,尸身被运至咸阳车裂,全家被杀,而这背后的主谋正是秦惠文王。

如果说商鞅所推行的变法成就了富强的秦国,同时也成了商鞅自己的催命符。不过,商鞅的死也可以说是他自愿的,因为对于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臣而言,自然也可以预见自己的结局,但善良的商鞅如是而往,为了广大的劳动人民,甘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

商鞅助秦国推行变法,为何惨遭车裂?学者:令人叹服的善良

在笔者看来,生命是十分可贵的,在保全好自己的前提下,做出对人类社会有价值的事才是我们应当追求的。

#秦朝#商鞅变法#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