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有什么病毒提纯方法? 蚕豆萎蔫病毒病基本症状

2020-10-18知识5

香豌豆的蚕豆萎蔫病毒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分布】欧洲、澳大利亚和日本有发生报道。据调查,我国云南省的香豌豆上有零星发生。【症状】受病叶片呈花叶,皱缩,植株生长不良。【病原】蚕豆萎蔫病毒(Broad bean wilt Fabavirus,BBWV)。属于蚕豆萎蔫病毒属。病毒粒体球状,直径25nm。见图版42。病毒有三个组分:T、M和B。病毒核酸为RNA单链,有两个RNA,即RNA1(2038nt)和RNA2(3182nt),分别包被于M和B组分中。病毒致死温度58℃;稀释终点10-4~10-5;体外存活期21℃时为2~3d。【寄主范围】寄主范围很广,侵染19个科126种双子叶植物。常在茄科植物上形成环斑。诊断寄主:普通烟、心叶烟形成褪绿环斑。蚕豆初期为系统侵染,后成坏死。豇豆、苋色藜、茴藜上形成局斑。【发病规律】有几种蚜虫,如桃蚜、豆蚜为主要的传播介体。汁液也能传毒;种子不带毒。【检测】1.电镜下确证直径25mn的球状病毒粒体。2.利用蚕豆萎蔫病毒抗血清进行血清学反应。3.利用诊断寄主进行鉴别寄主反应,根据症状反应,确定病原。【防治】1.及时防蚜虫。常用的杀虫剂有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复果乳油(敌敌畏40%、氧化乐果10%)2000~3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50%杀螟松1000倍液、。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有什么病毒提纯方法? 蚕豆萎蔫病毒病基本症状

蚕豆萎蔫病毒1号病毒病病毒理化特性是怎样的? ①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为等轴对称20面体,直径约30nm,无包膜。病毒纯化时为体积相似的3种组分,分别为不含RNA的空壳粒子(T)、含有RNA.2的中部组分(M),含有RNA.1的底部组分(B)。道标准沉降系数分别为63S(T)、100S(M)、126S(B)。A260/A280为1.69(M)和1.79(B)或为1.32(T)、1.64(M)和1.75(B)。病毒粒子在磷钨酸盐中稳定,多数呈现六角形。M和B粒子的部分结构以及T粒子的全部结构可以被磷钨酸盐负染。病毒粒子在铀醋酸(pH.4.7)中稳定。②核酸:为二分子线形正专义ssRNA。全基因组长约为10.9kb,其中RNA1为6.0~6.4kb,RNA2为3.6~4.5kb。3个组分中核酸含量分别为0%(T),22%(M)和33%(B)。单链RNA.1(B)粒子有侵染属力,核酸中各种碱基含量为G.25%,A30%,C18%,U27%。③蛋白:含量67%(B),78%(M),外壳蛋白由两种多肽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42ku和21.2~26ku。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有什么病毒提纯方法? 蚕豆萎蔫病毒病基本症状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有哪些病害名称及症状? 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bean.wilt.virus2(BBWV-2)引起4种食用豆类作物的病害。蚕豆(BBWV-2)萎蔫病毒病:叶片上出现明脉、花叶,植株矮缩或萎蔫。豌豆(BBWV-2)花叶病毒。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有什么病毒提纯方法? 蚕豆萎蔫病毒病基本症状

蚕豆萎蔫病毒2号病毒病病毒理化特性是怎样的? ①病毒粒子。病毒粒子等轴球状,直径约25nm。粒子具角,但外部壳体排列不清晰。纯化后的病毒粒子包含3种组分:不含RNA的空壳粒子(T)、含有RNA.2的中部组分(M)、含有RNA.1的底部组分(B)。标准沉降系数分别为56~63S(T)、93~100S(M)、113~126S(B)。在不含去污剂的氯化铯中,浮力密度分别为1.30g/cm3(T)、1.38g/cm3(M)和1.46g/cm3(B)。A260/A280为1.64(M)、1.75(B)和1.32(T)。已报道了蚕豆萎蔫病毒2号的部分序列或全序列,但在NCBI数据库中仅有1个蚕豆萎蔫病毒2号序列登录。蚕豆萎蔫病毒2号和蚕豆萎蔫病毒1号两种病毒的序列比较表明,蚕豆萎蔫病毒2号内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86%~98%,而与蚕豆萎蔫病毒1号的相似性仅为58%~66%。有RNA.1和RNA.2编码的多聚蛋白则在氨基酸序列上与病毒广藿香轻型花叶病毒(PatMMV)的相似性分别高达98.6%和93.8%。因此,认定PatMMV是蚕豆萎蔫病毒2号的一个株系。蚕豆萎蔫病毒2号同时还与豇豆花叶病毒属Comoviruses和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属Nepoviruses在物理化学、结构、基因组组成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蚕豆萎蔫病毒2号是蚜虫传播病毒,而Comoviruses则为甲虫传播病毒,而一些Nepoviruses病毒更为线虫传播。。

蚕豆萎蔫病毒1号病毒病血清学检测结果是什么? 病毒免疫原性强。家兔接受一次加佐剂的肌肉注射,继而再给予两次静脉注射后,产生效价为1/1024~1/2048的抗血清。用纯化的样品作凝胶扩散试验,形成一条明显弯曲的沉淀带。用蚕豆病株汁液所得到的沉淀线不甚分明,除非将叶片置于含有还原剂的缓冲液中研磨(每克组织用1ml.pH7.6的0.05mol/L磷酸缓冲液,内含0.1%巯基乙酸盐和.0.1mol/L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所有分离物之间血清学关系近缘,与三叶草斑驳病毒、南瓜花叶病毒以及蚕豆真花叶病毒等制备的抗血清不起反应。

#缓冲液#蚕豆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