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智能变电站政策 智能变电站的标准?

2020-10-18知识6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如何?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GB/T 37546-2019,该标准2020年1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定义:站内不设置固定运行维护值班岗位,运行监视、主要控制操作由远方主站完成,实现向主站上传变电站电网运行及设备运行的遥测、遥信等信息,及接收并执行主站下发的遥控、遥调指令等功能的变电站。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定义: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和信息共享,实现电网和设备运行信息、状态监测信息、辅助设备监测信息、计量信息等变电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实现变电站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综合信息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阿辅助应用等功能,并为调度、生产等主站系统提供统一的变电站操作和访问服务。上述无人值守变电站、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定义,应该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从该标准的总体要求及系统结构配置、性能要求可以看出,无人值守变电站是智慧变电站的基础,智慧变电站是在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更为高级的“解放劳动力”“提升运维水平”的变电站。一、从公开资料报道,可以初略总结智慧变电站相关关键词: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低励磁阻抗变压器接地转移装置)全光纤+变压器实物ID+FRID就地化保护态势感知。

智能变电站政策 智能变电站的标准?

智能变电站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啊 智能即为人性化,就是把变电站做成像人在调节一样,当低压负荷量增加时变电站送出满足增加负荷量的电量,当低压负荷量减小时,变电站送出电量随之减少,确保节省能源。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设备层)、间隔层、站控层。过程层(设备层)包含由一次设备和智能组件构成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完成变电站电能分配、变换、传输及其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状态监测等相关功能。间隔层设备一般指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二次设备,实现使用一个间隔的数据并且作用于该间隔一次设备的功能,即与各种远方输入/输出、智能传感器和控制器通信。站控层包含自动化系统、站域控制、通信系统、对时系统等子系统,实现面向全站或一个以上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的功能,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操作闭锁以及同步相量采集、电能量采集、保护信息管理等相关功能。

智能变电站政策 智能变电站的标准?

智能变电站采用什么对时方式? 智能变电站的设备都采用什么对时方式?选择什么对时方式能使精度更高?

智能变电站政策 智能变电站的标准?

智能变电站对 智能变电站网络交换机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传输。智 能变电站对网络交换机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当交换机用于传输SV或 GOOSE等可靠性要求较高的信息时应采用光接口;当。

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前景如何? 智能变电站是借住具有集成、环保、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来实现信息共享,并能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分析与整合,还具备保护、测量、控制、计量与检测等功能,能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全面监控与智能化调节,是的整个变电站系统更加完善。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大力开展智能变电站试点工作,建立了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基本理论、技术标准体系,积累了众多的建设经验等,奠定了全面推广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基础。截至2015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共建设约2800座智能变电站。“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还将继续推进智能电网和智能变电站建设,预计会再建8000多座智能变电站。根据国家电网发布的“十三五”规划,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将在智能电网的变电环节加大投入力度,将新建7700座智能变电站,并对原有变电站进行智能化改造,预计智能化改造率达100%。由此可见,智能变电站在国家电网建设中的重要性,随着国家对智能变电站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产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智能变电站和普通变电站有什么区别?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普通变电站设备的结合产物他覆盖普通变电站的所有功能加上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操控,数据传送,实时的智能故障诊断,可以根据专用软件程序实现部分故障的诊断和自动故障处理。

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 1、智能变电站智能设备1.1具有信息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结构紧凑化、状态可视化等主要技术特征。1.2符合易扩展、易升级、易改造、易维护的工业化应用要求。2、智能变电站的设计及建设。2.1应按照DL/T 1092三道防线要求。2.2满足 DL/T 755三级安全稳定标准。2.3满足GB/T 14285继电保护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3、智能变电站的测量、控制、保护等装置应满足GB/T 14285、DL/T 769、DL/T 478、GB/T 13729的相关要求,后台监控功能应参考DL/T 5149的相关要求。4、智能变电站的通信网络与系统应符合DL/T 860标准。

#变电站#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人值守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