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2020-10-18新闻5

诸葛亮在我们的心目中,一直是智慧的代表词,他以一场隆中对惊艳了世人,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国,可谓是作为谋臣的一大典范。

然而,没有人是完美的。毕竟诸葛亮运筹帷幄,也依然是个会犯错的凡人。正是这两个错误让蜀国了不少苦头。

诸葛亮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后做了什么?他做了很多,但要是是对抗魏国。正是因为六出祁山,诸葛亮的个人形象得到了提升。但仔细想想,导致蜀汉元气大伤的不正是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吗?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诸葛亮足智多谋无可挑剔,但他识人没有的好眼光。刘备死前特意告诉诸葛亮,马谡不能用。可是,诸葛亮不听他的。第一次北伐,因为把马谡放在重要位置上,失去了街亭,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除了误用马谡,他还释放了一个他这辈子该杀的人。其实这个人在世人眼中也是小人!连吴主孙权都说:“杨仪、魏延竖牧小人也!”当然,要说魏延是反派,也许很多人会为他而抱不平,但杨义的确是个货真价实的小人。诸葛亮死前已经发现了这一点,但他没有对杨义采取任何措施。

虽然说魏延不是诸葛亮本人杀的,但认真来说,他和魏延被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诸葛亮预知自己要死的时候,魏延的生命也算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诸葛亮不允许魏延超越自己。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诸葛亮一向惧怕军事将领,但在蜀汉王朝后期,除了魏延,没有一个能镇守一方的将领。

然而诸葛亮一直对他不满。他以为魏延将来会造反,所以利用杨义处处牵制魏延。但是诸葛亮在看人方面确实偏的有点离谱。史书上没有魏延谋反的记载。而他最终发动军队,是因为他不满杨义,而不是反叛蜀汉。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然而,魏延最终还是被杀了,而且死在了自己人手上。在那之后,蜀汉已经衰落了。待到魏国丞相司马昭,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来攻蜀汉,蜀汉只有姜维一人苦苦支撑。最后,刘禅投降了,蜀汉被摧毁了。

诸葛亮的两个致命错误:杀了一个不该杀的,放了一个不该放的

若是说当时诸葛亮能够谨慎的考虑,那么历史的结局或许会完全的不一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