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he染色和尼氏染色区别 树突与轴突的异同点

2020-10-18知识36

神经元胞质的特征性结构有哪些?简述其光电镜结构特征与功能。 神经元胞质的特2113征性结构:其形态各异,5261常见的形态4102为星形、锥体形、梨形和圆球形状1653等。胞体大小不一,直径在5~150μm之间。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胞体的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有核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1)细胞膜:胞体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是连续完整的细胞膜。除突触部位的胞膜有特优的结构外,大部分胞膜为单位膜结构。神经细胞膜的特点是一个敏感而易兴奋的膜。在膜上有各种受体(receptor)和离子通道(ionic chanel),二者各由不同的膜蛋白所构成。形成突触部分的细胞膜增厚。膜上受体可与相应的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结合。当受体与乙酰胆碱递质或γ-氨基丁酸递质结合时,膜的离子通透性及膜内外电位差发生改变,胞膜产生相应的生理活动:兴奋或抑制。(2)细胞核:多位于神经细胞体中央,大而圆,异染色质少,多位于核膜内侧,常染色质多,散在于核的中部,故着色浅,核仁1~2个,大而明显。细胞变性时,核多移向周边而偏位。(3)细胞质:位于核的周围,又称核周体(perikaryon)其中含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滑面内质网,丰富的线粒体、尼氏体及神经原纤维,还含有溶酶体、脂褐素等结构。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胞质内还。

he染色和尼氏染色区别 树突与轴突的异同点

几种细胞固定方法 选择最佳固定液标准是:\\x0d(1)最好地保持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x0d(2)最大限度地保存抗原的免疫活性.一些含重金属的固定液在免疫组化和细胞化学技术中是禁用的;\\x0d(3)不要用可能带有自发荧光的固定剂,如带有苦味酸的固定剂,还有甲醛升汞固定液,会使上皮细胞产生非特异性荧光;\\x0d(4)固定剂的选择、固定时间、温度和PH值都会影响实验结果.\\x0d单纯固定液(1)4%中性甲醛固定液:最常用的固定液,能满足常规HE及免疫组化、PCR等工作(Job).中性甲醛是以PH7.2-7.4的磷酸缓冲液为溶剂配制的,其固定效果及对组织抗原性的保存均优于一般的4%甲醛固定液.此固定液配制后应密封并保存在阴凉处,保存时间不超过一个月.\\x0d甲醛(40%)100ml\\x0d无水磷酸氢二钠 6.5g\\x0d磷酸二氢钠 4.0g\\x0d蒸馏水 900ml\\x0d(2)乙醇固定液:使用时以80%-95%的浓度为宜,具有硬化、固定、脱水等作用,对组织渗透力较弱,因此很少单独使用,但其保存组织中的核酸强于中性甲醛,故常用于有核酸操作的实验或检查,假如用于证实尿酸结晶和保存糖原,可用于100%乙醇固定组织.\\x0d(3)4%多聚甲醛固定液:主要用于培养细胞的固定.\\x0d混合固定液(1)乙醇-甲醛(乙醇-福尔马林,AF)固定液:适用于皮下。

he染色和尼氏染色区别 树突与轴突的异同点

在he染色切片中树突的起始部和轴丘有何不同 轴丘是轴突的起始部,在HE染色切片中光景下观察其与树突的起始部的不同之处在于此处无尼氏体。尼氏体尼氏体为嗜碱性物质,又称嗜染质,光镜下呈斑块状或细粒状散在均匀分布。在一些大型的运动神经元,尼氏体大而多,宛如虎皮花纹,又称“虎斑”。电镜下,尼氏体由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其间的游离核糖体组成。分布在人体中的分布:分布于神经元胞体和树突中形状光镜下,尼氏体为嗜碱性斑块或细颗粒,分布均匀并延续到树突内。电镜下为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多聚核糖体构成。不同部位形状有所不同:有些位于大神经元,如脊髓运动神经元,呈粗大的斑块状,即虎斑状;有些位于小神经元,如神经节内的神经元,则呈细颗粒状。轴丘轴突通常自胞体发出,但也有从主树突干的基部发出。胞体发出轴突的部位常呈圆锥形,称轴丘(axon hillock),光镜下此区无尼氏体,染色淡较淡。注意看这张图,轴突起始部即为轴丘,此处是没有被染成紫色的嗜碱性颗粒的,即没有尼氏体。

he染色和尼氏染色区别 树突与轴突的异同点

#科普#神经元细胞#树突和轴突#细胞膜#固定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