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材料成本差异税金放在哪

2020-07-16知识6
在计算材料成本差异时,什么时候需要计入增值税,什么时候不需要,帮我解释下,给满意奖励。 看对方开具的是普通发票还是专用发票,如果是普通发票其增值税就不能抵扣,就需要将增值税计入成本然后再算相应的材料成本差异;如果对方开具的是专用发票,这部分增值税是可以抵扣的,就不能计入成本。其实说白了就是看那部分增值税是不是可以抵扣的。 材料成本差异如何结转 要详细点的说明 材料成本差异的确认2113和结转详细说明:计划5261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4102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1653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3、差异结转 1)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2)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4、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5、总结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 材料成本差异怎么结算 材料成本差异”和“物资采购”(或“材料采购”)只有在计划成本法下才使用,所以先看清题目是否按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下没有这两个科目,采购的材料入库后直接计入“原材料”科目。具体核算: 1、购入材料收到发票等结算单据时,按实际采购价格及相关的费用,借:材料采购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等 2、材料验收入库,按计划价格计入原材料科目,计划价格与采购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借:原材料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贷:材料采购 3、领用材料,按计划价格出库借:生产成本(或其他)贷:原材料 4、月底结转出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先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材料成本差异余额(我建议借方用正数,贷方用负数)+本期材料入库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我建议借方用正数,贷方用负数))/(月初原材料(计划成本)余额+本期入库材料计划成本(不包括月底暂估入库的材料成本))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出库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注意有正负号)结转分录:借:生产成本(或其他)贷:材料成本差异(金额为上面计算的应结转的材料成本差异,正数为正,负数为负)先说这些了,其中还有... 怎样看待材料成本差异借方记超支贷方记节约?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材料成本差异是企业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价格来核算时所采运用的帐户,用来调整实际价格的帐户。当实际采购价大于计划成本价格时,会产生材料成本差异借方数:借:原材料(计划价) 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价-计划价)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帐款(若末付款) 当实际采购价小于计划成本价格时,会产生材料成本差异贷方数:借:原材料(计划价) 应交税金-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帐款(若末付款)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价-实际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工业企业原材料采购采用计划价格核算,把实际价格和计划价格的差异结转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扩展资料:(一)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验收入库,但货款尚未支付,根据有关凭证(发票账单、随货同行发票上记载的实际价款或暂估价值),借记“材料采购”、“在途物资”等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7a64e58685e5aeb931333431356133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等科目,按应付的... 材料成本差异如何结转?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确认: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 基础会计中有关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的三道题,增值税是否应该计入?应该在什么情况下计入? 题1、既然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那增值税就不用考虑了,不属于存货初始入账金额组成部分。运输途中合理损耗不会对实际成本有影响,实际成本仍然是17600元,但是对计划成本会有影响,35元/千克,入库490千克,计17150元,此题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450元,可理解为企业的心理价位是17150元,但实际花了17600元,多花钱了;题2、这题的解题思路与上题一致,唯独需要清楚的是存货的实际初始入账金额怎么确定。这里存货的买价32000元,价外费用包括了装卸费和保险费计2000元(1600+400),实际入账金额是34000元,入库1980千克,计划单价18元/千克,计划成本35640元,节约1640元,实际花的钱比心理价位低,少花钱了 材料成本差异是如何形成和分配的 差异的形成主要是计划与实际的有差别,包括数量差与价格差材料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234333266成本差异又称“材料价格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价格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质量。在材料日常收发按计划价格计价时,需要设置“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作为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科目的借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超支额,贷方登记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的节约额。发出耗用材料所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应从本科目的贷方转人各有关生产费用科目;超支额用蓝字结转,节约额用红字结转。“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可按材料类别进行,也可按全部材料合并进行。按材料类别进行明细分类核算,可使成本中材料费的计算比较正确,但要相应多设材料成本差异明细分类账,增加核算工作量。如果将全部材料合并一起核算,虽可简化核算工作,但要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因此在决定材料成本差异的明细分类核算时,既要考虑到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又要考虑核算时人力上的可能性。材料成本差异的分配,根据... 材料成本差异中是否要扣除相应的税以及运杂费 材料的实际成本=价款150000元+(代垫运杂费2000元-运费1300*7%)=151909元 材料的增值税(进项)=增值税25500元+运费1300*7%25591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160000-材料的实际... 材料成本差异中是否要扣除相应的税以及运杂费 材料的实际成本=价款150000元+(代垫运杂费2000元-运费1300*7%)=151909元材料的增值税(进项)=增值税25500元+运费1300*7%25591 材料成本差异=计划成本160000-材料的实际成本151909 复合分录借:原材料-A材料 16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25591 贷:应付票据-xxx 177500 材料成本差异 8091 材料成本差异如何结转? 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节约成本差异时,借: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发出材料时结转发出材料的超支成本差异时,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公式,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材料成本差异的确认:计划成本法下,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如果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则属于超支差异,反之属于节约差异。1、企业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购入时的材料按实际成本计入“材料采购”科目: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 2、验收入库后按计划成本计入“原材料”,两者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中核算:借: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贷:材料采购(实际成本)(或)...

#材料采购#增值税#材料成本差异#原材料科目#结转成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