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2020-10-18新闻9

宁波月湖景区周边一直是市区文保单位的一大集中地,古迹众多。在月湖旁的镇明路与迎凤街交界处附近有一个亭子十分显眼,建在路面以下的水面上,亭中有石碑,不知道大家经过月湖有没有发现,这就是一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笔者第一次去月湖玩的时候看到这个亭子觉得非常奇怪,诧异为什么这亭子会建在水中,还一度以为这是因为地层增高的原因。后来多次去月湖游览,看到了有关这里的介绍才知道,这个古迹叫做水则碑。那么“水则碑”又是什么呢,"水则"的"则"意思是"准则",而水则碑就是用来测量水位,预防洪涝的。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水则碑始建于宋宝佑年间,距今有着800多年历史。在明清两代续建,如今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代所建。很多人认为这里只是一个亭子,一座石碑,其实仔细看,这里有两块碑。一块比较高,刻着一个“平”字,很明显可以看出石碑修复的痕迹,这块是明朝时间重修的“平”字碑,而前面那块比较矮的,我们可以从碑上清晰的看到,它是建于清道光年间。只是这块清碑上部有很明显的“则水碑”的字迹,不禁奇怪这座古迹的正确名字。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石碑上的平字依稀可见,这个字是这座碑的关键,水没过"平"字的时候,就开闸放水, "平"字露出水面则蓄水。这样的道理简简单单,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在预防洪灾,保境安民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这个碑亭虽然有些历史,却也非常年轻。在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经过重修,恢复了这里的旧貌。在碑亭两侧刻有对联,分别为“通坎象”和“应极星”,横批“恶盈流谦”。很显然,对联是不完整的,因为出土的时候,这块碑和亭子只剩下了下半部分,上面都是现代增补的。

宁波这个亭子建在水中,亭中两块古碑半身泡在水里,历史意义重大

这块路边的小小碑亭,没想到历史这么悠久,起到了这么重要的作用。据说这块碑是我国城市古水利遗存中为数不多的实例。是研究水利发展史,研究城市排涝防洪水利工程的实物例证,意义非凡。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