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洲历史Ⅴ失落之路》之努门诺尔的沦亡的翻译(一)

2020-10-18新闻6

前言

在这本《中洲历史》第五卷中,我父亲所作的关于第一纪元的手稿中拿得出手并值得分析的一部分得以完全呈现。它们的写作日期可以追溯到1937年末到1938年初,此后他便将这一部分内容放到了一边。要想理解他在开始创作《魔戒》时的一些重要观念,此书提供了就我所知的全部证据;而从本书的《维林诺编年史》、《贝烈瑞安德编年史》、《爱努的大乐章》和《精灵宝钻传说》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在后来出版的《精灵宝钻》中哪些元素是这时便已有的,又有哪些内容是后来添加的。同时,为了使本书成为一部令人满意的参考资料,我认为将写于三十年代末的所有文本完整呈现出来是很有必要的,虽然一部分《编年史》的内容和之前的版本之间没有太大的差异;而由于《编年史》和《精灵宝钻传说》之间的奇特联系显示了整部历史的原始面貌,所以我将所有相关文稿都收录在这一本书中,只有贝伦与露西恩故事的散文版是个例外,因为在已出版的《精灵宝钻》中它几乎原样保留了下来;在本书中我约束自己仅以编者的身份对这些变化进行注释。

我不能,不管怎么说至少现在还不能尝试去整理我父亲专业而狭隘的语言学文稿,因为他们有着惊人的错综性和复杂性;但我还是将两部同属这一时段的语言学作品收入本书:被称作The Lhammas或“语言志”的数篇文章和《词源》。其中《词源》有些像一部有着词源学性质的字典,它涵括了很多单词与名字的历史性释义,极大地扩充了已知的精灵语词汇——当然,这只是那个时期的按本,因为同其他所有事情一样,这些语言也在时间的流逝中继续发展着。同样至今仍是个谜的——只在某些地方略为提及——还有被我父亲“放弃”了的时间旅行故事《失落之路》。这主要是努门诺尔的故事,但也包含了北欧和西欧的历史与传说,这一点可以从两首有关联的诗作《埃尔夫怀恩之歌「The Song of ?lfwine」》(按《珍珠「Pearl」》诗节写成)和《谢弗王「King Sheave」》(头韵体)中看出来。和《失落之路》有着紧密关联的还有努门诺尔沉没「the Drowning of Númdnor」传说的原始轮廓(收录在本书中)和精灵与人类最后同盟故事的第一次呈现。

《中洲历史Ⅴ失落之路》之努门诺尔的沦亡的翻译(一)

《中洲历史Ⅴ失落之路》之努门诺尔的沦亡的翻译(一)

在已成惯例的《附录》中我安置了三部不完整的作品:《系谱图》、《名表》和第二张“精灵宝钻”的地图,它们都保留了三十年代初的原始样貌。《系谱图》是最近才被发现的,但事实上,它和我们已知的叙述类文本相较几乎没有增添新的内容。《名表》其实更应被收录在第四卷中,但同样地,它在用作参考方面也没有什么新内容,而将它放在本书中并将那些提供了新细节的词条罗列出来也更便于查阅。第二张“精灵宝钻”地图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是将近四十年间我父亲的唯一一张“精灵宝钻”地图。本书所呈现的是它刚创作出时的样子,我在重新绘制它时删去了后来的所有增删与修改。本书没有收录《年记「the Tale of Years」》和《战记「the Tale of Battles」》这两个出现在《精灵宝钻》扉页的元素,因为它们和《编年史》属于同一个时期并且在内容上没有增添;随后对名字和日期的更改也已以一种严谨的类似方式完成。

前面引用的文本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有些模糊。当我父亲写道“但我很快发现我真正的兴趣全在最后一部分,也就是Akallabêth或Atlantie上”时他很明显是想说他缺乏写那些“介于其中的”部分,也就是父子两人一次又一次出现在愈加古老的日耳曼传说中的那些故事,的动力。而事实上,《失落之路》在几个引入章节后就直接跳到了最后的努门诺尔的故事,我父亲几乎没有写下任何计划中的内容来填充其间的空白。但“我将我曾写下的所有原始而零散的努门诺尔传说整合到一起,加入到主线神话中”又该作何解释?我父亲的意思有可能是,他发现自己只想写努门诺尔的内容,因此,同时也就此(放弃《失落之路》)将努门诺尔相关素材加入到了“主线神话”中去,开始了世界的第二纪元。但这是正解吗?他所指的绝不会是《失落之路》中的努门诺尔传说,因为它本身就和“主线神话”有着密切关联。因此这一定是别的什么在《失落之路》的写作开始时便已经存在的东西,正如汉弗莱·卡彭特在其著的传记中写道(p.170):“托尔金的努门诺尔传说……有可能是在写作《失落之路》之前的某个时间创作的,或许是二十年代末或三十年代初。”事实上,我认为结论必然是我父亲的这句陈述有误。

《失落之路》的原始文件至今尚存,但它们十分艰涩,而且没有形成连续的文稿。其中有一份完整的手写稿,其本身便十分粗率,并在不同时期有过大量增删;还有一份专业打字稿,应该是在手写稿的所有修改完成后打下的。*相比于手写版,打印稿的内容缺少了很大一段,而我父亲在它上面所作的修改大多是针对打字员所犯的错误,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由此它便只有些微文本价值,而手写版则差不多是第一手文稿。

《失落之路》最终在努门诺尔的最后时日里埃兰迪尔和其子赫伦迪尔「Herendil」之间的一场对话后中断;在这段对话中,埃兰迪尔详尽地讲述了远古历史。他讲到对抗魔苟斯的战争,讲到埃雅仁迪尔和努门诺尔的建立,以及索隆的到来。因此,正如前文所述,《失落之路》是和“主线神话”有着紧密联系的,最初草稿已经可以证实这一点。

如今,在更多文件被发现后,我们找到了紧接在《失落之路》最后一页之后的又一张手写稿,它有着全新的页码编号,但没有标题。若不是它所放置的位置,这份文稿的视觉效果会让人认为它是和《失落之路》同时期的作品;同时,它也确实和《失落之路》的最后一部分有着紧密联系,因为它记载了努门诺尔和这个岛屿的沉没——尽管我父亲写下它的目的乃是使其成为一段完整的简史:事实上,这是一篇故事的第一份完整稿件,这个故事最终成为了《努门诺尔沦亡史》。但它的写作时间比《失落之路》更早,因为本应是索隆和塔卡里昂「Tarkalion」的地方在这里却是苏尔「S?r」和安国尔「Angor」。

*这份打字稿是在艾伦与昂温出版社完成的,史坦利·昂温「Stanley Unwin」一封标记为1937年11月30日的信揭示了这一点:“《失落之路》:我们已将它打了下来,随信附还原稿。等我们有机会阅读后印刷版也会送达。”

第二份更完整的努门诺尔文稿紧接着被找到,其上附有(后来加上去的)标题《最后的故事:努门诺尔的沦亡》。这里面的几篇文章和《失落之路》中的对应内容差不多完全相同,但要分清这两部分的写作顺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p.81注25提供的证据能够肯定这第二份史资料是后来完成的;不管怎样,和这个版本的创作时间挨得很近的一篇文章肯定是在《失落之路》后重写的,因为它记载了关于索隆到达努门诺尔的故事的后一个版本。

因此,这两部作品明显是密不可分的;它们在同一时间、在相同的驱使下出现,我父亲也同时进行着这两项工作。但更加惹人注目的是一张单页纸,它只有可能是《努门诺尔的沦亡》的最初“规划”,也就是对这个想法的第一次记录。在这个原始形态的故事中,“努门诺尔”这个特别的名字还处于演变进程中,相反,“中洲「Middle-Earth」”这一名称却已经在使用中了,尽管《诺多族的传说》「the Quenta」中没有这个词:事实上,直到《维林诺编年史》和《世界轮廓「Ambarkanta」》之前它都没有出现。同样出现在这篇文章中的还有Ilmen『伊尔门』,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推出这张“规划”的写作时间应晚于《世界轮廓》,因为正是在那里Ilma为Ilmen所替代(Ⅳ.240,注3)。

由此,我推断出“努门诺尔”(作为一个结构分明的构想,而不是那个被我父亲称为“不忘亚特兰蒂斯「Atlantis-haunting」”的过时版本)是在(看起来很有可能)1936年我父亲和C.S.刘易斯的讨论后形成的。1964年的那封信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这一点:“我开始写一部最终夭折的时间旅行小说,故事以亚特兰蒂斯沉没时我创造的英雄登场结束。这便是努门诺尔,西方之地。”此外,我们可以相信,“努门诺尔”的开端与《精灵宝钻》有着密切联系;努门诺尔的传说也从来没有和“主线神话”脱节。我父亲在回忆时出了差错(也有可能是他在表达自己的时候过于晦涩,他本来是想说别的什么);前文所引的信件是在几乎三十年之后写下的。

Ⅱ 努门诺尔的沦亡

i 初始轮廓

前文提到的传说的原始“规划”由于是以极快的速度写完的,不时会有一些我没有把握给出准确解释的文段。一张粗略而草率的略图插入在开篇附近,图的正中间是一个标有Ambar的球体,两个圆圈包围着它;其中内部的区域被标为Ilmen『伊尔门』,外围则是Vaiya『费雅』。一条直线横跨过Ambar顶部,它穿过了Ilmen和Vaiya的区域,两头都延伸到了外围圆圈。这一定就是出现在《世界轮廓「Ambarkanta」》(Ⅳ.247)中那副名为“世界变圆「the World Made Round」”的插图的前身了。这篇文稿的第一句话是关于阿伽尔多「Agaldor」的,它和其余部分之间留有一片空白,看起来似乎是一个错误的开始,也有可能是一份独立提纲的开篇。

阿伽尔多是一支居住在西方大海「Western Sea」西北海岸的人类氏族的领袖。

诸神的最后一战。人类主要站在魔苟斯一边。在取得胜利后诸神进行了商议。精灵被召往维林诺。[划掉:忠诚的人类在那片土地「the Lands」上居住。]

很多人类还没有出现在故事中,他们仍生活在大陆上。人族诸祖「the Fathers of Men」得到了一片居住之地,它由欧西「Oss?」和奥力「Aul?」从海中举起。西方王国「the Western Kingdom」由此发展起来。亚塔兰蒂。[加在页边:后来的传说如此称呼它(本来的名字是努玛「Numar」或努门诺斯「Numenos」)亚塔兰蒂=沉没之地「the Falling」]它的人民是伟大的航海者,拥有高超的技艺和过人的智慧。他们在托尔-埃瑞西亚「Tol-eress?a」和中洲之间航行。他们偶尔造访野民「Wild Men」,在那些地方背信弃义者「Faithless Men」也[?和他们来往并将他们引向堕落]。有些人成为了东方的领主。但诸神不允许他们在维林诺靠岸——尽管很多人都曾在托尔-埃瑞西亚沐浴过维林诺的光芒,并因此变得长寿——因为他们是凡人,生命注定短暂。他们在暗中抱怨这项法令。苏「Th?」来到了亚塔兰蒂并宣布了魔苟斯的回归。但魔苟斯只能以灵魂的形态到来,因为他命定只能存在于黑夜之墙「the Walls of Night」外。亚塔兰蒂人堕落了,他们发动了叛乱。他们为苏-魔苟斯修建神庙,并组建起军队,如雷霆般袭击了诸神的海岸。

ii第一版《努门诺尔的沦亡》

上一章的初始草图是首份完整叙述——前文所述的那份和《失落之路》连在一起手写稿——的直接先驱。这之后又有好几个版本,我将这些作品合在一起(与后来的《努门诺尔沦亡史「Akallabêth」》区别开)称为《努门诺尔的沉没》,缩写为“FN”;第一份文稿没有标题,但我将它称为“FN I”。

FN I是艰涩而草率的,其间充满了创作时的更正;也有一些(大多是微不足道的)修改是在之后完成的,它们也保留到了第二个版本FN II中。我在这里呈现的是它最初的样貌,删去了第二次的修改痕迹(除开那些用于澄清观念的无足轻重的修改)。正如在《前言》中我所解释的那样,在这里(及一些其他地方)我引入了段落标号来使得查阅与对照更为方便。正文结束后附有一份注释。

1 在曼威之子菲昂威「Fionw?」击败魔苟斯、救出格诺梅斯族「the Gnomes」和人类先祖「the Fathers of Men」的那场大战中,许多凡人站在了魔苟斯一边。那些没有被杀死的人逃到了世界的东方和南方,魔苟斯的仆从中的幸存者则去指引他们;他们因此变得邪恶,并将这种邪恶带到了野民所在的许多少有人住的地方。魔苟斯和他的许多心腹被重新捆缚起来,黑暗魔君本人被再次扔进了黑暗外域「the Outer Darkness」中,而诸神则在这次胜利后进行了商议。精灵得到了前往维林诺的召唤,正如前文所述,许多但不是全部精灵都服从了。而那些曾经侍奉埃尔达族、与魔苟斯为敌的人类先祖则得到了丰厚的奖励。曼威之子菲昂威来到他们中间教导他们,并赐予他们远超其他第二支亲族「the Second Kindred」的智慧、力量和生命力。

§2 诸神创造了一片新大陆来供他们居住,这既不是中洲的一部分也并非完全独立于中洲。它被欧西从贝烈伽尔「Belegar」,即大海「the Great Sea」,的深处举起,由奥力着手建造,雅凡娜「Yavanna」亲自装点。它被称为努门诺尔(意为“西方”),又叫安督尼埃「Andúni?」或日落之地。其繁盛时的主要城市是坐落于西海岸的努玛,或称为努门诺斯。但在努门诺尔沉没后,这个国度在传说中的名字变成了亚塔兰蒂,意为“毁灭「the Ruin」”。

§3 于是一支强大的人类民族崛起了,他们比任何其他人类种族都更像第一支亲族「the First Kindred」,虽没有精灵的俊美与智慧,却有着更为强健的体魄。在诸多技艺中,努门诺尔人最擅长造船和航海,他们成为了自世界诞生以来最伟大的航海者,也永远不会被超越,因为这世界已衰落了。他们在托尔-埃瑞西亚(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们仍和格诺梅斯族有交流与贸易往来)和中洲之间航行,走遍了世界的南方和北方,甚至站在他们高高的船首上瞥见了东方的黎明诸门「the Gates of Morning」。他们也来到野民中间,给他们带去了惊奇与恐惧。很多野民把努门诺尔人视为神灵或神灵的孩子,邪恶的人则告诉他们关于西方主宰「the Lords of the West」的谎言。但努门诺尔人不会在中洲作长时间的停留,因为他们总是对西方维林诺的不死祝福感到极度饥渴。他们不停地奔波,即使身处荣耀的顶峰也不断追逐着欲望。

§4 但诸神禁止他们航行到孤岛「the Lonely Isle」以西,而且不允许除他们的国王(每人在登基之前有一次机会)以外的人登陆维林诺。因为他们是凡人,曼威没有改变他们命运的能力与权力。因此虽然努门诺尔人的居住地比其他人族更接近维林诺,很多人也曾因长期仰望维林诺的光辉而变得十分长寿,但他们仍是凡人,在埃尔达族眼中他们的生命依旧短暂。努门诺尔人也在暗中抱怨这条禁令。他们中出现了一种不满的念头;他们中的智者不知疲倦地搜寻着能延长寿命的方法,还派出密探到维林诺去打探秘密。这触怒了诸神。

5 不久,苏尔(格诺梅斯族称他为苏)以一只大鸟的形态来到努门诺尔,他在向民众布道时宣传着解放,并预言了魔苟斯的回归。但魔苟斯却不能以肉身的形态到来,而只是化身为灵魂如阴影般笼罩在人的心灵和思想上,因为诸神将他关在世界之墙以外。苏尔对国王安国尔「Angor」和王后伊思塔「Istar」进行游说,许诺他们不死之身和大地主宰之位。他们相信了他并就此沦落到了阴影掌控下,绝大多数努门诺尔人追随着他们。安国尔在大陆正中间为魔苟斯建造庙宇,苏尔便居住在里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