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肾素对机体水盐平衡如何调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水和钠的平衡调节

2020-10-18知识9

肾脏调节 肾脏血压调节的机制:① 肾脏-体液机制。肾脏通过对水盐排出量的调节,从而改变 循环血容量及心排血量来达到调节血压的目的。血压增高时,肾 脏对水盐的排出量增多;血压。

肾素对机体水盐平衡如何调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水和钠的平衡调节

水盐调节包括对水的调节和对2113盐(5261NaCl和钾离子)的调4102节。对水的调节通过渴感来调节。血浆晶体1653渗透压升高时刺激渴感感受器(下丘脑视旁核外侧区),然后将信号传到大脑差生渴觉,通过饮水使血容量增加,降低渗透压来调节。此属神经调节。另外,血管紧张素,和血容量减少也可刺激渴觉中枢,通过反射性饮水增多来调节。通过抗利尿激素(ADH)来调节。人体晶体渗透压升高或者血容量下降,紧张,疼痛,还有血管紧张素二都可以刺激神经垂体释放ADH,减少尿液的排放来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对盐的调节(其中伴有对水的调节)通过醛固酮调节。血容量减低,交感神经兴奋,肾小球致密斑的钠负荷降低还有血钾升高可使肾球旁细胞分泌肾素,继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来调节,其中醛固酮(ADS)保钠排钾,使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同时保水,排H,完成对水钠的调节。其中有神经-体液调节(通过交感神经起作用的时),体液调节(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增多时),自身调节(致密斑钠负荷,肾动脉灌注压,中学不讲这个)通过心房钠尿肽(ANP)调节。血容量过多,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NP拮抗ADH,RAAS使水和钠排泄增多来维持。体液调节其中下丘脑既。

肾素对机体水盐平衡如何调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水和钠的平衡调节

水盐调节过程图解,水盐平衡调节图解水盐调节的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激素和神经的协调作用.这里仅以抗利尿激素及相关神经调节为例解释水盐平衡的维持。.

肾素对机体水盐平衡如何调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水和钠的平衡调节

水和电解质平衡的水和钠的平衡调节 每天摄入的水和钠盐的量虽有较大的变异,但体内水和盐的含量却相对稳定,这是由于摄入量和排出量保持着动态平衡之故。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10.5克,排泄的总量也为10.5克(表4)。这种动态平衡的维持有赖于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体内水的含量与氯化钠的含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体内氯化钠的含量增多时,水的含量也增多。相反,当体内缺氯化钠时,水的含量随之减少,严重时可导致循环衰竭,这是由于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的缘故。表4 正常成年人每天氯化钠的平衡 摄入克/天排出克/天食物10.5汗粪尿0.250.2510.0 合计10.5合计10.5 体内水含量的调节体内水的含量取决于水的摄入量与排出量的平衡情况,水摄入量的控制主要根据渴觉,而排出量的控制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即通过抗利尿激素来调节尿量的多少。渴觉中枢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细胞位于下丘脑内,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同时可刺激渴觉中枢,引起饮水。此外,来自心血管压力感受器与容积感受器(主要位于右心房)的传入冲动,抑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当血压降低与血量减少时,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同时醛固酮的分泌也增加,这样,引起钠水潴留,使血量增加。细胞外液量。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检查:醛固酮测定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它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发挥保钠排钾和泌氢作用。醛固酮分泌主要受RAS的调节,ACTH对醛固酮的调节虽不如。

机体如何调节钠水平衡 机体水平衡的调节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的出人量是保持动态平衡的.这是出于神经zhidao、激素及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参与了调节的结果.1.神经调节作用.口渴思饮是体内缺少水分的信号,排尿是体内水分过多及代谢的结果.口渴与排尿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2.激素调节作用.体内某些激素(如垂体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具有利尿专作用,另?—些激素(如增血压素)则有抗利尿作用.某些皮质激素也能促进血液水分的增加.3.化学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食物成分与机体水平衡的关系上.有的离子能促进水在组织内的蓄积,有的则可促进排尿.例如钠可促进水在体内的蓄积,因此水肿病人不宜多进食盐;钾和钙能促进水分由体内排出,所以多吃水果、马铃薯、督喜等富含钾、钙的食品可以利尿,即与此有关.另外,通常认为每同化l克糖类时,可在体内积蓄3克水.因此摄取富有糖类食物的幼儿,体重虽然显若增加,但因蓄积大量水分,因而体质松软.蛋白质为亲水肢体,血浆中的蛋白质有保持血液水分的作用属.脂肪不但不能促进水的积蓄,还会迅速引起水的负平衡.

什么是体液平衡?体液平衡的概念:人体内存在的液体称为体液(bodyfluid)。体液中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与部分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有机物统称为电解质。。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健康#养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