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教案中的参考材料是什么 什么是教案?

2020-10-18知识5

写教案要几个步骤 一.课题2113(说明本课名称)二.教5261学目的(或称教4102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1653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一)导入新课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二)讲授新课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三)巩固练习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3.需要多少时间?(四)归纳小结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五)作业安排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

教案中的参考材料是什么 什么是教案?

《谁流得更快一些》参考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液体黏度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进行预测并用对比实验进行验证;理解公平实验,为保证公平,需要保持除变量之外的其他条件相同。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公开的、民主的讨论有助于辨识实验的准确性;小组内分工合作对开展实验是十分重要的。教学重点:简单设计对比实验,描述并简单解释液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影响。教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理解公平实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组材料1份,一瓶水、一瓶食用油、一瓶洗洁精2、四人小组材料:1小杯水、1小杯油、1小杯洗洁精、1块玻璃、3根滴管、一张实验记录表、若干面巾纸教学过程:一、液体会流动的认识:1、情景导课今天老师请来了三位选手(实物展示)洗洁精、食用油和水。让我们来进行一场特殊的比赛,谁流得更快一些。师:课件揭示课题:谁流得更快一些。2、猜测(1)比赛前先请小朋友猜一猜谁流得更快一些并说出理由。(2)汇报自己的猜测。3、设计流动比赛师引导: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最好进行一场公平的液体流动的比赛。那么,该怎么比呢?生:请各小组设计实验方案(比赛规则)。师:把你们的比赛规则。

教案中的参考材料是什么 什么是教案?

备课可以参考资料吗?

教案中的参考材料是什么 什么是教案?

什么是教案? 1)[lesson plan]教员备课时写的教学方案,包括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她做这些事绝不随便,都运用无可加胜的心思写成精密的教案,先送与级任教师看过,得到了完全的赞许,还不放心,又斟酌再三,然后拿来实施。(2)[litigation against the foreign church in late Ching Dynasty]清末指因外国教会欺压人民而引起的诉讼案件或外交事件。清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乃一旦偿兵费,赔教案,甚至供玩好、养国蠹者,皆莫不取之于商人。徐特立《我的生活》:“一九○六年在江西也发生了一件教案,革掉了一个知县,吃亏的还是中国人。【概述】教案,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教案是上课的重要依据,通常包括:班级、学科、课题、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教案还列有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电影、投影、录像、录音等)的使用、作业题、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教案中的教法有哪些? 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以及相对应的这种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把中国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五类。第一类方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第二类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等。第三类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包括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第四类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例如陶冶法等。第五类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等。拓展资料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遵循原则:编写依据: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合理地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

2《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参考(省级获奖教案)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一线专家教师第二单元功能各异的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知道陶瓷、玻璃、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和生产过程,使学生对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有进一步的认识。2、了解生活中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3、了解光导纤维和新型陶瓷材料的特点及用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水泥、玻璃和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教学用具:高压钠灯、光导玩具、光导演示器、光缆实物、投影片、电影剪辑教学方法:展示实、图片、谈话、讲述、讨论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生活中的硅酸盐材料【导入新课】人类建筑的变迁:阴冷潮湿的洞穴→破败不堪的茅草屋→简陋粗糙的石屋→水泥、钢筋建的砖瓦房。其中的陶瓷、水泥、普通玻璃是材料家族中一大类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由于陶瓷、水泥、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因此称此无机非金属材料为硅酸盐材料。【投影】P92图3-13硅酸盐材料的应用【过渡】P92有一个栏目“你知道吗”为我们设置了三个问题:1、普通玻璃和水泥是用什么原料,采用什么方法制造的?2、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哪些器具是由。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