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2020-10-18新闻13

嬴政统一天下,自创“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名号。

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建立起自上而下的垂直官僚体系,地方官员代皇帝管理百姓,皇帝把握官员任免权力,皇帝稳坐权力核心,真正实现了“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的这种“地方服从中央,皇帝至高无上”的制度,就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那么,为什么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西欧封建社会中,以土地分封为基础形成了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将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分封小封建主,层层分封下去,农民与奴隶处于社会的最底层。

这种制度中,国王的权力是有限的,各封建主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权力,有句著名的话:“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与之相对,中国古代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也有一句著名的形容,“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这就要问占了封建社会绝大多数的农民了。农民与皇帝,乍一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似乎只有效忠与被效忠,服从与起义的关系,但历史的风云起伏跌宕,到底是什么让“皇帝”的称号存续了两千多年?

相比之下,之前的分封制,也不过实行了八百年的时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有何魅力?中国古代的农民,又缘何青睐于“皇帝”?

农民靠农业立身,权力扎根于土地。中国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小农经济,也被称作自耕农经济,土地私有,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生产的产品一般自给自足,不流入市场。“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经典的模式。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正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长期存在,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古代农业是典型的“看天吃饭”,风调雨顺,收获的自然就多;要是遇上旱灾、洪涝,可能一年的收成就打了水漂,而当时的生产力是很低下的,连着两三年的天灾就足以威胁整个家庭的生存;若是碰上地震、泥石流,无数家庭的艰辛努力付诸一旦。

为了生存,必须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而在天灾面前,一家一户的力量十分弱小,宗族与村落的影响也有限,无论是建设各种农业设施,还是进行灾后重建,抑或对灾民进行救助,都需要国家力量的介入。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第二,水利建设的需要

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灌溉、排水、除涝等都是水利建设的一部分。成都平原曾经旱涝灾害严重,都江堰建成之后,粮食长期稳定高产,成为了“天府之国”。

不过,兴修水利是大型的工程,也是长期的事业,就拿都江堰来说,倾郡守李冰父子两代之力,方才建成。

小型的水利设施,如风车,需要的技术与资金有限,或许几家合作就可以完成;至于大型的水利工程,需要合理的设计、有效地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投入,就不是几家几户负担得起了。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第三,国家在知识与技术的总结、革新与推广上有重要作用

一个突出的例子就是历法。农业看天吃饭,一年中天气的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有很多农业谚语就可以反映这一点,比如,“麦种八月土,不种九月墒”、“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

何时播种、何时收成都是农业里的”大学问“,这些知识固然可以在民间的代代相传中总结出经验,传成一条条谚语,但历时太长了,看出有益的做法需要时间,总结成经验需要时间,传播开来也需要大量时间。

但如果由国家组织人来制定历法,人才更专业,资源更充足,用时更短,制定出的历法更精细,更加便于指导农业生产,国家也有相当的力量进行推广。中国古代总是存在钦天监之类的天文机构,它们的存在并不全是由于封建迷信,历法制定也是重要的原因。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国家在技术的革新与推广上同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垂直官僚体系下,地方官管理百姓,中央根据其管理情况进行调配,其中重要的要求就是”劝课农桑“,也就是勉励督促农民进行农业以及相关的手工业生产。

上报农业技术也是地方官员的政绩之一,如此一来,国家更容易掌握先进的技术,而儒学也要求士大夫心怀天下,一个有追求的地方官员必定会在农业上投入精力,这就促使官员传播更为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后汉书》记载,王景任庐江太守时,当地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王景于是教当地百姓铁犁牛耕,结果,开垦的田地成倍增长,”境内丰给“。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第四,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统一的国家环境

农业生产是长期投入,从播种到收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哪个环节出了差错,都会对最终的产出造成影响。

就农耕地区来说,统一的国家环境是必要的,如果国家分裂,战争不断,农民应征入伍,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不足,不定时的战争也容易误了农时,如果有烧杀抢掠、坚壁清野之类的事情,农业将遭受巨大的损失。

从农耕地区与外部的关系来看,在古代,游牧民族也是巨大的威胁。游牧民族小型的骚扰会影响边疆农业区的生产,但如果是大规模的侵略,没有强有力的国家政权来对抗,农业区就会遭受大范围的破坏。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小农经济呼唤中央集权,但中央集权制度也有消极的一面。农民与皇帝有盛世时的“蜜月”,亦有王朝末年的“针锋相对”,相爱相杀两千多年。

纵观历史长河,既有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引人向往,也有黄巾起义力求推翻王朝,更有汉末战乱、唐宋交际之间,无数百姓离家背井、颠沛流离只为寻一安身立命之所。但总的来说,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符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农民与皇帝纠葛,土地与权力斗争,小农经济的生产决定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形成与存续,而当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之时,封建制度也将随之消亡。

土地VS权力——农民与皇帝的千年纠葛

参考文献:《后汉书》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必删

历史是严肃的,历史也是有趣的,以史为论,在真实与客观的基础之下力求生动形象地描绘与品读历史,欢迎关注与我共同见证历史!

#秦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