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背诵课文

2020-10-18知识7

鱼我所欲也的字词整理 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2.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珍贵的食品。3.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指的是“苟且偷生”的意思。4.辟:同“避”躲避。5.如使:如果,假使,下文“使”同义。6.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在这里指代办法。7.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8.由是则生而又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的人不用。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9.非独:不单,不仅。10.丧:丧失。11.豆:古代一种木制盛食物的器具。12.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尔,助词。13.蹴cù:用脚踢。14.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1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丰厚的俸禄。钟,古代的量器。则,连词,这里表示假设,翻译成如果。辩,同“辨”。16.何加:(有)什么益处。17.所识穷乏者: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18.得我:感激我。得,同“德”,动词。19.与:同“欤”,语气词。20.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背诵课文

高中课文《鱼我所欲也》《荆轲刺秦王》直译 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可以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可以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仅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可是)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背诵课文

我今年初三了,请问怎样才能快速背一则文言文。例如 《鱼之所欲也》 首先要把这篇课文的意思弄明白,也就是译文,接下来背的时候想着意思背就快了。

鱼我所欲也原文及翻译, 鱼我所欲也背诵课文

九年级上册的课文:鱼我所欲也 孟子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观点.首先,作者以一个生活常理为喻,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鱼而取熊掌,由此自然地引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从而提出了本文的论点.接下来,对论点进行具体论证.第一自然段主要是讲道理.作者首先指出了有的人能够舍生取义的原因:“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接下来作者从反面论述,指出人一旦将爱惜生命和惧怕死亡发展到极端,就会做出不义的事情.而那些把“义”看作自己最高准则的人则会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义比生命更重要,这又是从正面论述了.然后作者进一步指出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正确选择的正是人人都有的本心,而贤者只是能够不丧失它罢了.第二自然段,作者进行举例论证.作者以饥民、乞丐不食嗟来之食两个例子从正面证明了人们应该把义看的比生命重要.接下来,作者又列举了有些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例子,把舍生取义和贪利忘义的人做对比,批判了那些为了高官厚禄、物质享受而做出不义之事的人,指出这些人实际上是丧失了本心

#鱼我所欲也#荆轲刺秦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