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2020-10-18新闻9

前言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把唐朝的文化等传遍整个高原,成为后世西藏人们心目中的女菩萨,但这背后的心酸又有谁知道?她的婚姻只有九年,松赞干布去世的时候,文成公主只有25岁。

尽管当时大唐已经很开放,允许寡妇再嫁,但文成公主坚持留在吐蕃三十多年,这是为什么呢?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其实在他们结婚之前,松赞干布曾经为了称霸整个西域,两次跟大唐求亲都被拒绝了。后来又被大唐攻击,他只好再次求亲,唐太宗为了稳定局面,于是就把宗室的一个女儿嫁了过去,就是文成公主。但是历史书上对于文成公主的全名并没有记载,可见他应该是该宗室远房亲戚的女儿,地位很低。

唐太宗赐了公主称号,给了大量的财报来提升其地位。松赞干布亲自从现在的拉萨来到青海境内接亲,还多来送的李道宗行了子婿礼,可见文成公主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只有17岁,但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在丈夫的支持下,很好的宣传了大唐文化,赢得了当地人民的喜爱。公元650年,34岁的松赞干布去世了,有人建议让文成公主殉葬,被很多的人极力反对才作罢。唐高宗本打算把她接回来,但是她拒绝了,她留下来会有更大的价值,更何况还有爱的回忆。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为宗教信仰

两人结婚的时候,正是生成真挚感情的年龄。这次和亲,给吐蕃带去了很多大唐的产物,也带去了文化。

文成公主嫁过去时,只有17岁,而松赞干布也只有25岁,都很年轻,这样的阶段最容易滋生最真挚的感情。

文成公主去了西藏,带去了大唐很多的物产,同时也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具体物品在很多史料中都有记载。她的出嫁也是经历了很多险阻,但是到了之后藏民们都非常开心。现如今到了布达拉宫,还能够看到很多关于文成公主的壁画。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想想也是,她带去的东西哦很好的帮助了吐蕃的进步,书籍、药材等等,自然是十分欢迎。她还信奉了藏传佛教,大家都知道信仰能够让人内心平静,她来到遥远的地方,孤独寂寞,在丈夫忙碌的时候,还好有信仰可以陪着他。

丈夫死去后,寺庙就是她去得最多的地方,在其中为所有人祈祷。藏传佛教跟大唐的佛教有一些区别,在西藏的传说里,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西藏人民都在想尽一切办法把她留下。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在西藏找到自身价值

如果她没有嫁到吐蕃,也就没这么多历史,她也就是一个地位很低的李氏。在西藏,她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松赞干布也很是看重文成公主,否则怎么会封为王后?

吐蕃人对她十分尊敬,虽然也算是出生在唐朝的宗室中,但跟李世民的关系很疏远,在唐朝从来没有获得过如此尊敬,因此在西藏这种感觉非常好,就是当家作主的感觉。而且跟她来的随从们也帮了不少忙,给松赞干布整理文献和重要讲话,使得吐蕃走向正轨。

对于这些,吐蕃人自然是知道的,就更加尊敬她了。她人生的价值就在西藏,所以在丈夫去世后,她还是选择留在了西藏。所以人是无法评价有没有价值的,关键在于体现在了哪里。

松赞干布离世,文成公主拒绝高宗的召回,坚持寡居吐蕃三十年

唐朝不支持她回大唐

她在吐蕃,提升了吐蕃的经济实力,丰富了文化,使得两个地区交流加深,减少了战争,边境稳定,这一切都是文成公主的功劳。她已经不仅仅是嫁过去那么简单了,她是两地区的使者,开启了商旅来往,贡献十分大。

如果她回到了唐朝,那么这个重任就没有人担当了,在皇族看来,她就是最好的选择,干脆就继续留在吐蕃,继续为两个地区的交流和和平做贡献。

总的来说,她在松赞干布去世后坚持三十多年都不回到唐朝,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对宗教的虔诚,第二在吐蕃实现了自己的价值,第三唐朝不支持她回去。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