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楼也能“走路”?上海文保老建筑实现弧线平移新突破

2020-10-19新闻4

历时18天施工后,15日,上海黄浦区文物保护建筑——喇格纳小学旧址建筑平移工程顺利完工,此次工程也实现了上海老建筑弧线平移的技术突破。未来,旧址经过全面细致修缮后,将实现非遗保护、文化教育、文创孵化等功能。

10月15日下午1点30分左右,喇格纳小学旧址这栋5层结构的老教学楼稳稳地落定在了新址的预定位置,这也标志着上海已成功掌握老建筑弧线平移的超高难度技术,刷新了过去老房平移只能依赖直线加原地旋转的传统方式。

据了解,喇格纳小学创办于1935年。1995年起为比乐中学校址,该中学已于2018年搬迁。2019年9月,因城市建设规划所需,喇格纳小学旧址的老教学楼需要从原址向西北方向移位至新址。

大楼也能“走路”?上海文保老建筑实现弧线平移新突破

这栋老教学楼总重约7600吨。由于建筑平面呈T型,属于不规则建筑,因此,在平移中保持重心稳定难度非常大。加上场地条件狭小,采用传统的滑轨平移、平板车平移的位移办法,很难完成行走。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这座历史保护建筑,经专家反复技术论证,最终决定采用国内先进的步履行走器平移技术,给整栋建筑装上约198个步履行走器,让其有“脚”可行走,实现一次性平移到位。

大楼也能“走路”?上海文保老建筑实现弧线平移新突破

上海建工一建集团副总裁 花力:我们能达到边行走边旋转,一次到位。都是通过我们计算机模拟,全部运用我们先进的计算机控制,在时间上我们可以把控,比正常轨道平移、再旋转、再平移节约了将近20%的工期。

据悉,喇格纳小学旧址后续将进行全面细致地修缮,未来将用于非遗保护、文化教育、文创孵化等功能。(总台央视记者 王亚舟)

(编辑 何肖南)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