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十三)】省级标杆型基层党建示范点——东安区福民社区

2020-07-21新闻8

原标题:【让党旗在基层高高飘扬(十三)】省级标杆型基层党建示范点——东安区福民社区

志愿服务进社区

为民造福暖人心

近年来,福民社区党委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积极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推动更多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工作者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

培育社会组织,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社区党委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半径,大力培育引进专业化、智能化社会组织,积极搭建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人才及志愿者为骨干的“三社联动”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精细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 一是创建社会治理创新园。以“三社联动”为驱动,探索建立牡丹江市首家社区级社会治理创新园,引入百穗智能养老中心、云麓网络科技公司等社会组织,从人才发展、项目运营、资源整合等方面为社会组织提供支持和帮助,全力支持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二是建设“易生活”智能服务平台。依托社会组织,研发福民社区“易生活”软件,建设“掌上社区”,设置“小区购”“送上门”“帮你办”等服务。目前,为居民提供智能化服务860次,点赞好评率达100%。 三是开展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针对辖区内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不善于使用智能手机的实际,社会组织免费为125位高龄老人、空巢老人配发电视互动系统、一键呼救呼叫系统、智能腕表、红外线电子眼等智能产品200余个,将智能养老服务平台搬到老人“床头”。

创建“共享银行”,探索志愿服务订单化。立足社区居民需求,创建志愿者奉献社区、服务居民“共章银行”公益项目,以“订单”模式推行志愿服务。 一是建立公益服务清单。把辖区42家共建单位和“两新”组织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按照文化文体、家政助老、营养配餐、垃圾清运、设施维修等六大类服务内容,建立270余项公益服务清单, 50余支志愿者服务小分队分别认领,开展相应服务。 二是搭建指尖服务平台。居民通过“易生活”软件实名注册成为银行“客户” ,根据自身需要线上订单,服务平台按照就近就便、专业归口原则,向服务商、志愿服务组织或志愿者个人进行派单,有效缩短服务时限。 三是健全激励回馈机制。依托志愿服务管理系统,社区党委指定专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时间、内容、时长等进行详实记录,转化为“存款”存入“共享银行”。志愿者可用“存款”在系统内兑换所需的服务或实物,获得志愿服务“福利”回馈,实现了志愿服务“付出、积累、回报”良性运行,营造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良好风尚。“共享银行”创建以来,近200位志愿者成为“存款人” ,完成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十余项志愿服务订单300余件,服务时长累计1000余小时。

打造服务品牌,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以“打造特色”为落脚点,不断丰富志愿服务“微”载体,推动志愿服务个性化、品牌化的建设。 一是打造《雅萨说事》品牌。社区党委积极发挥网络宣传优势,定期推出《雅萍说事》系列短视频,让居民随时随地了解社区事务、服务内容等事项。疫情期间,社区党委拍摄了5期《雅萍说事》短视频,普及防疫知识,宣传防疫正能量事迹,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居民, 20余名居民主动申请成为了防疫志愿者。 二是打造“逢四说事”品牌。推行“逢四说事”社区工作法,由社区网格长负责收集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汇集整理成议题,每月逢4日、14日、24日集中到社区“说事" ,通过“说、议、做、评、督”等手段畅通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及时解决问题。 三是打造“五方议事会”品牌。建立社区党委主导,社区居委会、党员群众代表、共建单位、社区警务队参加的五方议事协调工作机制,组织辖区各方有事共同商量,合力处理难题,推动社区服务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2019年以来“说”出的事和“议”完的事项80%以上都得到了及时、妥善处理,真正给居民群众带来了实惠。

来源:东安区委组织部

#新冠肺炎_社会#养老#社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