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曹操汉末第一忠臣,到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却被后人骂了1800年

2020-10-19新闻15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军阀割据,战乱不断,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忠臣,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外降服匈奴 统一了中国北方 ,他这一生都是为了大汉而战,即使成了一方的霸主,却始终忠于大汉王朝,至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就是这样一个人人敬仰的好汉,却一直被后世抹黑,他就是曹操。

看不一样的历史,品不一样的人生!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为何能如此的出类拔萃,这跟曹操小时候的家庭环境有关系。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今安徽亳州人,曹操他爸是个当官的 ,也算是豪门家庭出身,但依然被很多人瞧不起,在当时那个讲尊卑的时代,于是就激发了曹操对权势的欲望,立志一定要让自己的家族扬眉吐气,因此少年时期的曹操就开始博览群书,尤其钟爱兵法且武艺超群,这时就有人说啊,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 ,能安之者,唯阿满也。

曹操确实也不负众望,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曹操被拜为骑都尉开始崭露头角,讨伐完董卓之后开始逐鹿中原,在后来就开展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争,什么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平定凉州等,最终挟天子以令诸侯,基本统一了北方。相继而来的,曹操的社会地位也是直线上升,先后担任东汉丞相 后封为魏王,曹操也是在一步步的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曹操汉末第一忠臣,到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却被后人骂了1800年

这样看来,曹操确实也算挺完美的一个人,但就算是再完美的人,也总有人挑你毛病,曹操就被刻画成了一个虚伪,奸诈且恶毒的人物,之所以有这样一个评价,主要源于一个故事。

曹操因为行刺董卓失败慌忙跑路,路过故人吕伯奢家,曹操便决定留宿一夜,夜里曹操听见磨刀声,以为要害自己 ,便先发制人,杀了其家人,杀完之后,他还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曹操汉末第一忠臣,到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却被后人骂了1800年

这家喻户晓的故事就来源于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既然是演义,就难免有虚构的成分,这段记叙在正史上有无其事呢?答案是有,只不过版本不同。《魏书》认为 曹操杀吕伯奢一家人,完全是因为他们要抢劫曹操的行李和马匹,曹操杀人属于正当防卫。而《世说新语》和《异同杂语》则认为,是曹操疑心太重 误杀吕伯奢一家人,不论是哪一种说法 也只能是见仁见智,因为写这个故事的人,离曹操有几百年历史了,也只能通过当时的资料记载和民间传闻,做一个大致的揣测,要是再加一点个人的爱憎情绪在里面,那离史实就更远了。

曹操确实也有宽容的一面,关羽被曹操俘虏以后,曹操非常器重关羽,却一直却不能收为己用,于是就有人建议杀了关羽以除后患,而且关羽还斩杀了阵营的诸多大将,曹操不但不予追究,还放关羽离去,换了别人,宁愿错杀三千,也不愿放过一个,曹操这波操作,够大度,够义气吧?

曹操汉末第一忠臣,到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却被后人骂了1800年

而对于曹操对后人的贡献就太多太多了,大家一致认同的,毋容置疑就是他的军事成就,他撰写的《兵书接要》、《孙子略解》,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为后人提供了很多作战策略。东汉末年,是我国历史上最不稳定的时期,常年处于战争的状态,人民流离失所 吃不饱,穿不暖,朝廷又极端的腐败,宦官、外戚和士族间的斗争十分激烈。而往往有些地头蛇,就把矛头指向了贫苦的百姓,曹操已然是一方霸主,但他却能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抑制豪强,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这也是影哥最欣赏他的地方,毕竟曹操出身豪门,他能为平民百姓正义确实难得可贵。他实行的屯田制兴修水利,使濒临于崩溃的自耕农经济,不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让更多的百姓能吃上热腾腾的饭。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但曹操始终不肯,自始至终都摆正着自己的位置,一朝是臣,永世为臣。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

曹操汉末第一忠臣,到死都不肯谋反称帝,却被后人骂了1800年

而后人对曹操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 曹操小肚鸡肠 杀人如麻,但他也确是一代乱世中的英雄,后人难以匹敌,他所写的诗词也流传百世,就是这样一个满腹经纶之人,怎叫人不流连忘返,你又如何评价曹操的为人呢?

好了,本期曹操的故事就扒到这里关注我,带你揭秘更多有趣的历史故事。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