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2020-10-19新闻10

牛肉是梁山好汉的必备食材,好汉们不管在哪里吃饭,二斤牛肉是标配。吃不吃牛肉,似乎成了好汉的判定标准。

“小二,来二斤好酒,再切二斤熟牛肉,快点,洒家饿了!”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牛肉,林冲在草料场吃,武松在景阳冈吃,鲁智深在五台山吃……

似乎只有吃牛肉才展现英雄气概,要是换成“小二,来两块猪肘子!”,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石秀劫法场之时,来到了一家酒楼,坐在临街的座上,店小二来问:“客官,你是一个人吃,还是请客吃饭的?”

石秀圆眼怒睁,拍了一下桌子:“大碗酒,大块肉 ,只顾端来,问什么鸟啊?”

小二吃了一惊,这人脾气够暴的,他撇撇嘴,走了,不一会儿,端来大块牛肉和三角酒。

和石秀一样,武松也是走哪吃哪,走哪喝哪,无酒不欢,无肉不下饭,他把牛肉当成了主食,牛肉和酒是他日常的配餐。

还有,《水浒传》十四回,吴用前往石碣村,邀请阮氏三雄入伙,一起参与抢劫生辰纲的犯罪活动。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四人来到了乡村酒店,阮小二问店家有什么吃的,店家说:“新宰了一头黄牛,很肥,肉很嫩!”,阮小二接口道:“再好不过了,切十斤来!”

牛肉上来了,吴用吃了几块就饱了,毕竟吴用是读书人,吃得少,但阮氏三兄弟不一样了,他们是粗人,也不顾吃相,狼吞虎咽的,一多会儿,就吃了个精光。

阮氏三兄弟以打渔为生,按照常理,似乎应该以几尾鲜鱼款待客人,但阮氏三雄偏不,这是为何呢?

这说明牛肉贵啊!就像咱们请客吃饭一样,贵客来了,一定会上最好的菜,平常舍不得吃的菜。

对于阮氏三兄弟来说同样如此,而从他们狼吞虎咽,把牛肉一扫而光的吃相来看,他们平时应该不怎么吃牛肉,因为牛肉太贵了,他们吃不起。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在古代,牛肉是上品,只有贵族才吃得起;其次是羊肉,富裕人家吃得起;最后是猪肉,一般百姓吃得起。

梁山好汉顿顿吃牛肉,的确挺壕的了!那么,梁山好汉哪来这么多钱吃牛肉啊?

抢来的呗!梁山好汉都是单身狗,没有老婆,没有孩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他们留着钱又没什么用,全买牛肉吃了!

有人说,梁山好汉经常吃牛肉,却极少吃猪肉,这是为何呢?

有人解释说,是因为施耐庵是明朝人,而明朝皇帝姓朱,所以不允许吃猪肉,真的是这样吗?

并非如此!

纵观《水浒传》,吃猪肉的场景很多,不亚于吃牛肉,比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镇关西就是卖猪肉的,不卖牛肉。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还有:

次日,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

等等,类似的场景很多,不下于十几处,可见,梁山好汉不仅吃牛肉、羊肉,也吃猪肉、狗肉,甚至有些丧心病狂的好汉还吃人肉,比如李逵煮了冒充他的李鬼,当猪肉排骨吃了;还有王矮虎挖人心肝吃了;就连大善人宋江也亲自操刀,活剐了黄文炳,挖出心肝来,做了一锅醒酒汤……

对于好汉来说,只要是肉,都能吃!

不过,在宋朝,猪肉似乎不怎么受待见,这从宫廷御厨各种肉类食用量可以窥测一二。比如:北宋年间,宫廷一年食用猪肉4131斤、羊肉43万多斤,猪肉食用量还不到羊肉的零头。

对于二师兄肉的廉价,苏东坡曾经写了一首诗,唤作《猪肉颂》。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为什么《水浒传》中的人都吃牛肉,而没有现在的猪肉?

二师兄的肉很贱,有钱人不吃它,而穷人呢?因为煮猪肉需要消耗许多柴火,而且古代又没什么好配料,煮出来的味道又不好,所以穷人也不爱吃猪肉,一时间,猪肉成了无人问津的肉了。

直到,苏东坡发明了东坡肉,后来酱油也发明出来了,有了酱油,就有了红烧肉,猪肉渐渐地重新上了餐桌。

#水浒传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