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2020-10-19新闻15

玄武门之变前,太子李建成占据着极大的优势,然秦王李世民对此事早已谋划多年,而随着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帝位争夺决战就此打响。其结局是李世民登上帝位,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被射杀,但是李元吉的妻子杨氏被李世民接纳,继续荣华富贵,而李建成的妻子郑观音却玉减香消、孤苦一生。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最幸运的女人

郑观音出生在世家大族,因而从小就衣食无忧,受到其家族的培养与教育,时光逐渐流逝,观音逐渐长大,是难得的美女子,亭亭玉立、貌美如花;郑观音不光外貌美,心灵也美,品德高尚、温婉贤惠。

在郑观音16岁这边,嫁给了26岁的李建成为妻。郑观音的前半生可谓是幸运至极,没过多长时间,公公李渊便太原起兵争夺天下,丈夫李建成辅佐李渊立下了汗马功劳。经过多年的追逐,陇西李唐集团在群雄中脱颖而出,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而李建成身为李渊嫡长子,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太子,大唐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而此时的李渊已经年近花甲,只等李建成登上帝位,郑观音就能母仪天下,成为大唐帝国的女主人。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随着李建成的政治地位提高,妻凭夫贵,郑观音的地位也直线上涨,生活质量更是不用多说。作为东宫的女主人,丈夫疼爱,他人点头哈腰。极为年轻的郑观音就已经拥有了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难以达到的高度,财富,地位,应有尽有。只要再过几年,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登上人生巅峰。虽然现在的生活很是美好,但郑观音的心里总觉得不太踏实。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盛极必衰”,因此郑观音经常因生活太完美而忧虑,于是她严格约束身边人,勤俭节约,平时只爱书籍,不爱财物,端庄守礼,当李建成对其他女子宠幸有加时,郑观音也并不妒忌,只管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命运的转折点

都说女人的第六感甚是准确,郑观音的担忧最终还是成为了现实。就在李建成成为太子的第八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38岁的太子中了秦王的埋伏,在临湖殿附近被活活射死;公公李渊更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交出了大唐的权杖。对于郑观音来说,祸不单行,不光丈夫死了,家中的五个孩子更是惨遭毒手,全部被杀。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对于这场政治权利的争夺大战,作为一个女人,郑观音束手无策,丈夫被射杀身亡,自己的靠山倒了,她一个女人还能怎么样呢?而更加不幸的是:此时的郑观音又有了身孕,如果生的是个男孩,铁定被斩草除根。不幸中的万幸,郑观音最终生下来的是个女孩,让郑观音不至于心死。

从丈夫李建成身亡起,郑观音从太子妃变成了前太子妃,秦王李世民登上了太子的宝座,郑观音也就自然而然的搬出了东宫,李世民把郑观音安排在了长乐门附近居住。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守寡半生

就这样,28岁的郑观音开始了她漫长的后半生。世人都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自从丈夫死后,郑观音很少在意自己的妆容,过着跟寻常百姓一样的生活。在还是太子妃之时,郑观音就很是勤俭节约,人生发生转折以后,郑观音更是看淡了荣华富贵,认为平淡才是真实。

李世民登上帝位以后,翻开了大唐新的篇章,但这一切早已跟郑观音无任何关系,郑观音就跟寻常百姓的媳妇一样,日升日落,年复一年,五十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当初幸存的女儿早已长大成人,嫁做他人妇,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孩子。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唐高宗龙朔元年,李建成第二女李婉顺病故,享年四十,尽管李婉顺是庶出,但郑观音是嫡母,抚育过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时候,观音已经年过六十。而关于李建成其他子女的生死情况,历史书并没有任何记载,所以他们的命运不得而知。我们都知道,古人的寿命远远低于我们现代人,要是能够活个五六十岁,那觉得是赚了,死而无憾,而郑观音却能活到七十八岁,这在当时,是绝对的高寿。据此推断,在郑观音去世之前,她的孩子差不多都去世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多么心痛。回顾郑观音的一生,青年丧夫,晚年丧女,人生大起大落。多亏郑观音不计较,把物质财富看得很淡,要是换一个特别在乎、心态不好的,恐怕早就寻死觅活,撑不下去了。

人到暮年,朝廷给郑观音的待遇越来越好,尽管如此,她依旧勤勉,不失本色。玄武门之变发生时,李治还没有出生,等到他接班,政变已经过去了二十多载,双方当年再怎么你死我活,终究还是李家的内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不到敌我矛盾的高度。李世民李治父子照顾建成妻女,有弥合家族伤痕、缓和内部矛盾的作用。如果没有李治对伯母的优待,我们看不到内容如此丰富的墓志铭,更不可能了解郑观音的生平了。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妃郑观音命运如何?

以上元三年正月卅日寝疾,薨于长乐门内,春秋七十八。皇情轸悼,礼有加隆,丧葬须,务令优厚,仍使太府少卿梁务俭、太子洗马萧沉监护丧事,殡于第五女归德县主之宅,禀朝恩也。

在上元三年正月三十的这一天,郑观音在长乐门去世,享年七十八岁。当朝皇帝李治得知消息后,下令“丧葬所需,务令优厚”,给伯母风光大葬,李治选择下葬的时间也选得非常好,“其年七月七日”,农历七月初七不正是七夕节吗?在传说中,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相会一次,郑观音在人间苦苦守候了五十年,如今终于有机会在地下与建成相会了,并把她葬在李建成的隐陵附近。一代奇女子的人生就此落幕。

#隋唐#李世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