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2020-10-20新闻13

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古人又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萤窗新脱迹,雁塔早题名”……

当下主流史学界一致认为,科举制度形成于隋朝,完善在大唐。在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年轮里,很多贫寒学子通过这个途径完成了社会的垂直流动,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不像之前的门阀举荐,科举制度对比于其他选拔人才的途径,相对来说可谓十分公平。

在中国古代,寒门学子通过科举而飞黄腾达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这些学子究竟是如何从凿壁借光走向官宦仕途呢?

科举,顾名思义,分科取士也!单从明清两朝举例说明。明朝时,科举制度已臻完善,大明的科举共分为四级,即:童生试、乡试、会试以及最后的殿试。彼时国家以儒治天下,考试内容无非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并以四书之文句为题,格式走向按照八股文为准,解释著意则必须严格按照朱文公的《四书集注》。

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促织》有言:“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此语说明正在备考童生试。童生试简称“童试”或“童考”。童试三年两考,主要内容还是四书文、五言六韵、五言八韵、性理论或者孝敬论等儒家经范。而且它包含了三大板块,这三个阶段分别是:县试、府试、院试,最后一关院试考取合格,才能达到秀才的标准。只有院试合格了,方能进县入州,再次深究研学。

乡试则难度加紧,乡试并非每位学子都能去,而是针对优异的学子。通俗的理解就是“省考”,不少人还习惯性地称作为“京考”。在明清两代,每三年便会在各省的省城抑或京城举行一次较大规模的考试,举行时间定在八月份,故而人们常称之为“秋闱”。

乡试的考官严定,是由皇帝亲自委派,考完之后,迎墙上榜,发布正副榜,类似于现在的甲乙榜单,正榜所取者称为举人,获得第一名的叫解元。另外,只有考上了举人或者举人以上,才能予以授官,不然连当官的资格都没有。此外,乡试还追加了两个必不可少的细节考核,即:初试和复试。

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会试民间又叫会考,乡试考上的举人以及举人以上的学子,都要进京举行会试,而且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春季考试,又称“春闱”。整个考试过程由礼部主持进行,并且皇帝亲任正副二“总裁”,十分严格亦十分正规。考上的学子还会有会试、复试、殿试、翰林院入学考试、三年后翰林院毕业考试这五个大环节。另外各省的举人以及国子监监生俱可应考,朝廷会针对成绩录取三百名贡士,取得第一名的被称之为“会元”。

殿试则是科举制度里面最高规格的考试,考生直接面对天子,皇帝本人在殿廷上,会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遂定甲第。当然,大多情况下,皇帝本人也并非一定要亲问贡士,亦可委派大臣主管殿试。殿试又称为“御试”,从大唐开始,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大家熟知的文天祥和留梦炎就是状元宰相,然而这俩人的人生轨迹正好是俩极端:一位誓死不降,写下了动人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成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民族长城民族脊梁;另一个则是趋炎附势一双软膝的留梦炎,他主动谄媚投降,还煽动忽必烈杀了赤胆忠心的文天祥。留梦炎是江浙一代的耻辱,时人常说“两浙有留梦炎,两浙之羞也! ”

古代科举比现在高考难多了,具体流程是这样的,你知道吗?

另外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殿试仅仅为一天的时间,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而且殿试分三甲,一甲分三名,赐予进士及第之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有的地方唤做鼎元;第二名唤做榜眼,第三名称为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生,三甲亦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之称号。一 二 三甲统称进士,二、三甲的第一名被称为“传胪”。殿试此名是武则天的首创,她创制于神都紫微宫洛城殿,因此从唐朝开始,殿试的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在中华史上,三元及第者,有十七人,但是像黄观那样,连中六元者则十分罕见,黄观在他27岁的时候就已经中了状元,简直是匪夷所思,真可谓是天才般的文科状元。时人常赞他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因此,读完此文,关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你有了一定的了解吗?

#科举#科举制度#举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