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2020-10-20新闻16

三国时期,相对于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而言,给人的感觉是有些人才飘零,这一段历史的知名度也不如前者。但实际上仍然有很多值得书写的人物。下面小编就来跟大家介绍一个蜀汉的人物,叫做罗宪。蜀汉投降后,他固守在永安城;在孙吴趁火打劫的时候,迫不得已投降曹魏,还长期抵御东吴的袭击。

罗宪其人

罗宪祖籍荆州襄阳人,他的父亲名字叫做罗蒙,迁入蜀地,官至广汉太守。罗宪少年扬名,他师从蜀汉学者谯周,为人严肃正直,乐善好施,足以称为一个弘毅君子。当时师门中称之为“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四科十哲。子贡就是四科十哲之一,是言语科。罗宪被称为“子贡”,可见他高超的谈话技巧,他也两次作为外交人员,出使东吴,很好地完成任务。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黄皓排挤

大家都知道,在蜀汉前期还可以称得上是政治清明,等到后期之后,就有黄皓出来乱政了。刘禅这个君主,可以说是一个低配版的齐桓公,臣子给力,他能顺杆爬;臣子奸佞,他也烂泥扶不上墙。黄皓作为刘禅身边的侍者,是他最心腹之人,肯定是有感情和依托的。侍中董允在的时候,比较严厉,黄皓也不敢太浪,官位一直在黄门丞这个位置上,就是黄门令(管宦官)的佐吏,政治影响力微乎其微。

等到董允去世后,接替侍中这个位置的是受费祎赏识提拔的陈祗。陈祗这个人是很圆滑的,对刘禅顺着毛捋,对黄皓也放松了桎梏。但是陈祗也是一个明白人,对黄皓也有所打压,在位期间,黄皓也只是到了黄门令而已。等陈祗去世,黄皓失去压制,就可谓一飞冲天了。刘禅也昏聩无能,宠信黄皓,放任他参与政治,结党营私。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严格来说,宦官只是无根浮萍,但谁让黄皓背后是刘禅这根最大的粗腿呢?所以朝中很多人或为自保,或为前程,都选择与黄皓结好。但罗宪不这样做,他是一个君子,与黄皓同流合污不符合他的人生信念。这样做也遭到了黄皓的报复。黄皓将其排挤出权力中心,迁到巴东郡做太守,在军事上给同样和黄皓结好的右大将军阎宇做副手。

邓艾灭蜀

姜维得罪黄皓,自请到沓中屯田避祸。司马昭利用这个机会,派出三路大军,决定一举消灭蜀汉。阎宇带兵回救,留给罗宪两千人(《襄阳记》中记载:“留宇二千人”,小编窃以为是讹写),让他守卫永安城。

后来刘禅投降,消息传了出来。罗宪以杀人立威的方式,安抚治下的人心。东吴很快得到蜀汉灭亡的消息,赶紧率领军队西上,打着救援友军的旗号,实际上想攻下永安,打通入蜀的通道,擭取地盘。罗宪面对这种情况,一是气愤东吴的行为;二是认为蜀汉已经归入曹魏版图,东吴不会长久,所以选择投降曹魏。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抵御东吴

没过多久,入蜀的邓艾、钟会自爆了。东吴认为这是一个侵吞地盘的好机会,于是派遣步协率领军队攻打永安城。罗宪的兵力实在是太少了,无法长期抵御东吴的进攻,派参军杨宗突围,向曹魏安东将军陈骞求救,向曹魏实际掌权人司马昭送上文武印绶。

步协攻城的时候,罗宪出城和吴军交战,大败吴军。这就有点像孙权亲征合肥的时候,张辽用八百死士致师夺气,打击敌人士气,提升自己士气,成功之后更利于守城。步协这支军队是不靠谱了,东吴又派陆抗率领三万军队来支援(除了步协、陆抗,东吴的军队还有留平、盛曼部)。

罗宪在兵力差距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固守永安城六个月之久(《晋书》中记载超过一年,《襄阳记》和《资治通鉴》中记载为六个月)。这个时候永安城内又犯起瘟疫(大概是战死的人太多了),人心浮动;外部有数万敌军,救援迟迟不到,可以说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这个时候有人劝说罗宪,干脆放弃永安城,要么北上到上庸,要么南下到牂柯,放东吴人进来就完事了。罗宪义正言辞地拒绝,宁可战死在永安城,保卫治下百姓不受战火荼毒。

陈骞和司马昭汇报了这个情况,司马昭派荆州刺史胡烈率领步兵骑兵合计两万攻打西陵,以围魏救赵之计救援永安城。于是东吴军队撤退,永安城之围遂解。

战后生涯

这次战役以后,罗宪因为抵御东吴有功,被司马昭加官进爵。蜀汉灭亡,和蜀汉唇齿相依的东吴也发生震动,靠近蜀地的武陵郡中,有四个县叛吴降魏,于是罗宪又被任命为武陵太守。

司马炎接受魏元帝曹奂的禅让,登基称帝,开创了西晋。罗宪也成为晋朝的开国功臣,他由地方官员调任到京师。曾向司马炎推荐蜀汉可用的人物,“即皆叙用,咸显於世。”后来罗宪还为晋朝攻打东吴,上奏伐吴的策略。在泰始六年,罗宪去世。子侄皆见用。

蜀汉灭亡后,此人仍然固守永安,抵御东吴的袭击

总结

罗宪的为人可以说是一个君子。虽然投降了曹魏,但那是在确认蜀汉灭亡,治下骚动,外部还有东吴来犯的情况下,这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就像黄权一样,先后从事三个主公,一次降刘备,一次投曹魏,但都是迫不得已,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邓艾、钟会去世后,蜀中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罗宪固守永安城,不让东吴侵入到蜀地腹部,浑水摸鱼,即使在危在旦夕的状况下也拒绝后撤,体现了他的节操;在几倍于己的敌军的猛攻下,坚守半年之久,也体现了他的军事才能。

总而言之,罗宪可以说是三国末期一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可惜到如今已经声名不显了。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晋书》、《三国志》、《襄阳记》

#三国两晋南北朝#东吴#蜀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