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泉州地区华侨闽南传统民居屋顶建筑特色是什么?

2020-10-20新闻10

内容导读

20世纪90年代的建设潮中,泉州市崇武镇溪底村的传统民居多数已改建为现代民居,仅存一间建于1910年两进五开间带东西护厝的闽南传统民居也只剩下较为完整的顶落和下落的中厅部分,榉头、下落边间和东西护厝已经改建为现代民居。但是现存的顶落,格局较为完整,改建较为轻微,是目前在溪底村内保存较为完整,具有溪底派大木匠师设计风格和营造技艺的建筑物。

文/刘可煜(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在2010年,发源于福建闽南地区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同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与北京四合院传统营造技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一同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台湾李乾朗教授将清末台湾的闽南式建筑分为两派,以陈应彬的漳州派与以王益顺的溪底派。由此可见,泉州地区,以溪底派大木匠师对于闽南古建筑有着自成一派的营造技艺。

图 1 溪底村民居空拍图之一

从图1空拍图可以看出,仅存建筑物的下落部分,屋顶有三分之一的倒塌,顶落部分西五厅后轩部分有倒塌,相对来说,整个屋顶的保存还是不错的。

图 2 溪底村民居空拍图之二

从图2斜俯视图可以看出顶落东西五厅的屋顶形式与在惠安地区甚至是泉州地区的许多传统民居所不同的屋顶形式。除了传统闽南民居常见的燕尾脊屋脊形式,燕尾脊的燕尾脊数多达六支,分别位于中脊的两端,和东西五厅屋顶上房脊的左右两端,且与中脊有视觉相交但无相连接接触,如图3细部图,而五厅屋顶向中厅部分的燕尾脊下同一般燕尾脊有做相应的规带部分,但是并没有做到完全延伸,只有部分的延伸。

图 3 溪底村民居六脊屋顶空拍图

这种特殊的屋顶造型,在访谈目前溪底派大木匠师,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唯一的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溪底派王世猛大木匠师时了解到,这种特殊的屋顶形式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中有一个专门的术语,叫做“六脊”,而六脊的屋顶形式大约是在清末出现的,甚至基本上都是华侨回乡之后兴建的传统民居所盛行使用的。

因为这类的屋顶形式,于泉州地区有其特殊性,因而成为笔者对六脊形式屋顶的研究动机,有其深入探讨与研究之价值。希望透过本探讨,达到以下目的:

(1)为泉州地区的闽南传统民居做初步的统计和分类;

(2)分析泉州地区闽南传统民居屋顶样式和屋主身份关系;

(3)探究六脊屋顶形式的样式、结构、营建和设计上的关系。

(二)研究范围

闽南传统民居多分布在福建省的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为主的闽南地区,还有台湾地区以及部分广东地区,东南亚地区。

泉州作为海外华人华侨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侨乡,在时间从宋元开始就陆陆续续有泉州人兴贩贸迁,出洋旅居。

1.泉州华侨时间线

宋元时期,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和“东方第一大港”,人口增长迅速,愈发有人稠地乏的态势,出洋旅居愈发盛行,出现“下南洋”的风潮。

明朝初年的“海禁”,让泉州沿海地区的晋江、石狮、南安、惠安等地靠海为生的渔民和依赖海港贸易为生的商人选择出逃,范围也从东南亚地区扩散到非洲、南美洲等地。

清朝初期的“闭关锁国”和清政府政策让泉州地区沿海民众流离失所,大量民众随郑成功迁往台湾地区。

清朝鸦片战争后到宣统末年大量泉州地区沿海民众迫于生计,外逃出洋或是通过牵亲引戚出洋。为泉州如今成为著名侨乡奠定了基础。

在清朝末年到民国中期许多华侨在国外有所成就后,陆续都有回泉州原籍地建设民居,进行居住或是宗族使用。

2.泉州华侨空间轴

出洋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的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地区。

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华侨、华人624万人,港澳同胞70万人。这是不完全统计数据。

他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印度尼西亚、马来、菲律宾等等。在日本和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相比起东南亚少。

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华侨归乡尤以南安、晋江地区人士居多。

(三)研究流程

(一)民居建筑分布统计

依据《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中的泉州市地区及泉州民俗文化丛书《泉州古厝》所记载,再加上笔者走访记载。泉州市辖区的鲤城区9处、丰泽区2处、晋江市6处、石狮市8处、惠安县7处、南安市12处、安溪县8处、洛阳区3处、泉港区4处,累计59处。整理为表(01)。

表 1 民居分布统计表

转述:由匠师或在地居民口述提供。

图 4 区域民居分布数量图

(二)民居建筑规模

由上一节的表1做初步统计民居规模,制作成表2。

表 2 民居规模统计表

由表2统计数据可知:

官邸:二进三开间3处;三进三开间2处;五进三开间1处;二进五开间6处;三进五开间6处;四进五开间1处;五进五开间1处。

民居:二进三开间2处;三进三开间1处;五进三开间1处;二进五开间5处;四进五开间1处。

华侨民居:二进五开间19处;三进五开间3处。

可见不论是为官为商还是华侨的民居,基本为二进形式为主,开间以五开间为最大多数。官邸规模相较于民居规模来的大,在民居规模中,华侨民居规模比一般在地居民来的大。

图 5 建筑性质分析图

(三)民居建筑屋顶形式

明代和清代的官邸屋顶形式,大多数使用硬山形式,清代官邸多有做燕尾脊,屋脊形式多为“四脊三川殿”屋顶形式。

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大多数民居的屋顶形式大多数使用硬山形式,民国时期民居多有做燕尾脊,屋脊形式多为“四脊三川殿”屋顶形式。

清末民初的华侨民居,大多数使用的屋顶形式为硬山式,但是在五开间民居的屋顶形式,除了中脊与其他民居相同的中间凹两边翘的形式相同,在五厅位置,及次路栋架到壁路栋架之间的屋顶屋脊形式与官邸和民居所不同的是,一般民居和官邸的五厅屋脊形式为,由中脊下延伸出屋脊向外起翘,做燕尾脊或其他尾脊形式,且东西两边相对称。但是华侨民居的五厅屋脊形式,则是类似中脊形式,没有从中脊下方直接延伸出屋脊,而是预留一段距离,堆叠出单独的脊身,向中厅的脊头在中脊下方有视觉相交,但没有相连,向外的脊头则与一般官邸民居的外脊头一般。而向中脊的脊头下方随屋顶斜式做2尺到3尺的规带,称为“半规”或“半规带”。东西两边五厅的屋脊形式相对称,形成在屋顶上方有六支燕尾脊,在闽南传统营造中,师傅称之为“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

图7、8、9、16、17、22来源于网络。其余图片笔者自摄。

官邸与一般民居和华侨民居的主要差异在屋脊上差异相对较大。在平面配置,栋架形式,主体结构上的差异不大,四脊和六脊除了造型上的差异,还影响到了五厅中脊梁的高度,形成差异。

(一)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

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常见于1850-1950年期间的华侨回乡所建民居,亦有华侨回国后担任官职所建的官邸,比如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而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用之最甚尤以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为代表。但是六脊三川殿在施工中也有不同的形式风格表现。六脊三川殿的正脊部分与一般四脊三川殿的正脊部分一样,差异在东西五厅位置对应的脊身。

图 26 清代-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1.脊身差异

脊身做法随土水师傅的营造技艺和房屋主人的要求而会有所不同。笔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多是在脊堵位置的差异较为明显。

第一种,在屋脊施做完成后,脊堵位置不做其他施做,保留其泥塑平整表面。

第二种,在屋脊施做完成后,脊堵位置结合泥塑技艺,施做出立体造型。

第三种,在屋脊施做完成后,脊堵位置结合花砖,施做出透空的立面效果造型。

第四种,在屋脊施做完成后,脊堵位置结合泥塑和交趾陶技艺,施做出立体造型。

在笔者走访中,第一种和第三种最常见于华侨民居,第二种常见于官邸之中,而第四种相对来说比较罕见。

2.燕尾脊差异

六脊三川殿的屋顶形式,在燕尾脊的燕尾施做上略有差异。在燕尾脊的燕尾数量上有着数量上最明显的差异,单尾燕尾的尾身在感官上较为丰腴,双尾燕尾的尾身更具几何曲线感,且比单尾燕尾的尾身来的纤细,再结合三尾燕尾和四尾燕尾的尾身和尾端来对比,可见随着燕尾数量的增加,燕尾的尾身和尾端明显的更加纤细和几何曲线化。

(二)六脊屋顶机能性

从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匠师王世猛老师处了解到,次厅的次路栋架结构中,中脊梁的顶点高度会比中路的中脊柱高七吋,五厅接次路栋架的五厅中脊梁起点会比中厅中脊梁的高度低八吋。而壁路栋架的中脊梁高度则同中厅中脊梁的高度相同。

图 41 一般五开间中脊柱大木结构半剖面

但是,在六脊三川殿的屋顶形式中,五厅的中脊梁相对平整,起翘相对小。

(三)六脊屋顶营造工法

六脊三川殿燕尾脊向外的脊头部分与一般四脊三川殿一样,在屋脊尾端约1m处,瓦作向上提起45°,来确定燕尾脊的翘起弧度,燕尾脊的下端先铺一层木条,连接屋面及燕尾脊,接着往上铺四层两字、三层基砖、三层瓦片,使燕尾脊上端与整条中脊连成一平面。再用加工成燕子尾巴形状的尺二砖来作燕尾。(《泉州民居营建技术》)而在五厅空间位置的脊身,向外的如正厅所做,但是在向中厅部分,燕尾脊尾部的脊长相对来说,不到正脊燕尾脊的一半,两条细尾没有过多延长而是在于正脊燕尾脊的脊斗部分。

在六脊三川殿的五厅营造上,五厅中脊梁的设计与四脊三川殿的设计有所不同,斜率相对较为水平,所以在六脊三川殿的五厅中脊梁位置需要大木匠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调整中脊梁的斜率,以配合土水匠师对于六脊的施做。可见六脊的营造需要大木匠师与土水匠师的协调配合。

泉州地区的官邸、民居、华侨民居的三川殿形式在时间轴上的差异在泄水坡度和屋脊形式上有了除“四脊”和“六脊”的差别之外额外的差异。在泄水坡度的设计上,大木匠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的制作水卦图,来确定屋顶的泄水坡度,即“运水”。

(一)明代建筑屋顶

目前泉州现存的明代建筑,多以官邸为主,多有修缮。

在运水上,接近在0.25-0.3区间,而屋顶形式多以悬山屋顶,和脊尾较短的燕尾脊形式。

(二)清代建筑屋顶

目前泉州现存的清代建筑,官邸、民居、华侨民居的保存还是相对完整,修缮大多依据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维护修缮,当然,还是有部分房屋空置导致的屋顶坍塌导致的房屋损坏严重。

在运水上,比明代建筑来的更为陡峭些,接近在0.3-0.35区间,而屋顶形式则更多的采用燕尾脊形式。

(三)民国初期建筑屋顶

目前泉州现存的民国时期建筑,新建筑材料的引进,产生了不少的“闽南式洋楼”、近代化民居,传统民居的虽然有所没落,但在民居的兴建上,依旧有不少人选择兴建。民居与华侨民居的建设相对来说有加入部分施工更为缜密的技术,使得在传统建筑形式的保存上,除了时间因素外,更有营造技艺的提高而使得建筑物保存更为完整些。

在运水上,比明代和清代的建筑更为陡峭些,接近在0.35-0.4区间,在屋顶形式采用的手法和夸张度更为高超和精彩。脊身的高度有所提高之外,在燕尾的高度、曲度上有了更为夸张的表现。

(四)华侨建筑屋顶的时代性

传统民居的修建和保留大多是官邸或是富人的民居,而在1850-1950年的华侨回国潮中,华侨民居的大举兴建,带动了传统闽南民居的又一轮兴建风潮,也使得目前的清代末期到民国时期的闽南传统建筑保留相对完整。

而华侨兴建的闽南传统民居在栋架、材料、工艺、营造技艺上还是有所传承旧法,更多的是在三川殿与一般民居和官邸的不同。六脊三川殿的诞生,使得土水匠师在三川殿的样式上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在脊身的处理,燕尾的调整上有了更多的三维空间可供操作。

(一)探讨

笔者在结合《中国文物地图集-福建分册》中的泉州市地区及泉州民俗文化丛书《泉州古厝》的走访调查中,发现六脊三川殿多出现在华侨或是有旅洋致富的商队老板的民居之中,但是在南安市石井镇的南安中宪第屋顶有不一样的发现。南安中宪第建于清代雍正年间,及1678—1735年间,但是南安中宪第的下落、顶落、后落的三川殿形式是六脊三川殿形式,从屋主口述中了解到,南安中宪第在2018年虽然有过屋顶翻修,但是是遵循古法的修旧如旧方式,保留其原始风貌,屋主从小的记忆之中便是如此。而在南安石井镇的其他民居,官邸和一般民居依旧使用四脊三川殿屋顶形式,华侨民居有使用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

南安中宪第在清代中叶就使用六脊三川殿屋顶形式的营造技艺,值得后续追踪调查。

(二)结论

由上述可见,泉州地区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大致可以分为:官邸、一般民居、华侨民居三类,统计可知华侨民居在时间在线,因应建造时间相对较晚,规模较为大而使得保存数量相对较多,建筑整体完整度较高。而官邸在数量上普遍也较少,但是保存的相对也是比较完整。沿海地区的晋江、南安、惠安地区的一般民居相对较内陆的安溪县保存数量少和完整度低。

在对泉州地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屋顶样式调查中可以发现,华侨民居相对于官邸、一般民居,使用六脊屋顶的比例较高,仅有部分的屋顶样式使用四脊屋顶的样式。在六脊屋顶的装饰表现上,具有官家身份和华侨身份的华侨建筑,在六脊屋顶的脊身和燕尾的表现上复杂度更高,例如南安市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

六脊屋顶形式需要大木匠师和土水匠师的配合,大木匠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为六脊屋顶形式做有别于四脊屋顶形式的大木结构基础,而土水匠师的入场,既能表达出其对屋脊的高超技艺,更有可供其施展技艺的空间平面。这也让六脊屋顶形式的特殊造型在泉州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营造技艺与艺术的表达结果。

刘可煜,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硕士研究生。1996年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崇武镇溪底村,2014年前往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学习现代建筑,2018年赴台湾艺术大学古迹艺术修护学系学习传统建筑相关技艺,有幸向台湾艺术大学李干郎教授学习。并师从惠安县闽南古建筑研究院名誉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世猛大师,学习闽南传统建筑大木设计与营造。研究范围集中于闽南传统建筑,即篙尺、大木营造等方面。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