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澄江实现城区截污治污全覆盖

2020-10-22新闻17

来源:玉溪网

截污治污是澄江市在抚仙湖保护治理中实施的“三个一次性工程”(一次性生态移民搬迁、一次性“森林抚仙湖”建设、一次性环湖截污治污)之一。自去年6月至今,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如期脱劣,城区截污治污工程圆满完成,实现城区截污治污全覆盖,改变了工程实施前部分入湖河道沟渠污水直排、雨污混流等问题,为保持抚仙湖水长清提供了重要保障。

而今,行走在整治后的城区,昔日部分路段人行道、小区巷道污水横流的现象不复存在。抚仙湖主要入湖河道逐步展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

全力以赴向污染宣战

去年6月13日,澄江召开保卫抚仙湖雷霆行动暨城区截污治污誓师大会,会上播放的视频专题片显示,城区部分入湖河道沟渠还存在直排污水、污水管破裂、管道堵塞、雨季排水不畅、雨污混流等情况。这些污染问题集中反映了治污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通过动员,也坚定了参会各单位截污治污的决心。

此后,澄江动员各镇(街道)、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力量,投入到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肃清主要入湖河道污染源,确保水生态、水环境安全。

同时,澄江市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作战指挥部,组建“一水两污”中心,全面统筹推进截污治污工作,市、镇(街道)、村三级联动,压实责任,找准问题症结,多措并举抓污水治理。

在工作机制上,突出党建引领,强化截污治污网格化管理。将城区4个社区及2个镇(街道)集镇划分为7个大网格68个小网格,7名澄江市委常委分别任大网格组长,32名县处级领导任小网格组长,131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部进入网格开展排查和整改。同时发挥街道、社区基层“一线指挥部”作用,健全完善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双考核”制度,将县级领导、市直单位和广大党员的资源及力量聚合到街道、社区一线,构建县级领导包片区、单位包网格、党员干部包户责任制,形成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工作格局,高效推动城区截污治污工作。

城区截污治污全覆盖

加强日常监测,对入湖河道水质定期取样化验。

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基础上,澄江及时启动城区截污治污工程建设。一是网格责任单位落实情况,摸清家底。结合创文网格分区,逐户排查登记每个网格内住房套数、雨污排口个数、雨污混流状况、化粪池配套情况和各小区雨水、污水最终流向及管网分布等情况,为施工整改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因地制宜,现场制定设计、施工方案,一户一策,分别采取“接、疏、引、并”四字方针组织施工。三是对街道、社区和网格责任单位等定期督查通报。对群众反馈的问题及时处理,对每家每户截污结果实行群众认可签字并直接与工程款拨付挂钩,层层把关验收,接受群众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在各方努力下,城区截污治污工程于今年5月底基本完工,共铺设雨水管网33.835公里、污水管网66.384公里,新建雨水篦子及检查井1950个、化粪池695个、隔油池13座,河道及管道累计清淤9243吨、疏浚22.483公里。城区基本实现截污治污全覆盖,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河道出水口水质明显改善。

目前,澄江第二污水处理厂及海口、路居污水处理厂通水试运行,抚仙湖流域垃圾收集转运工程完工投运,剩余200个村的截污工程全面启动。

今年9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澄江市提出,要巩固提升环湖截污治污成果,突出源头治理、科学治理,精准锁定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污染因子、重点行业,强化“一河一策”综合治理,稳步推进36个“十三五”规划以及山水林田湖草项目建设,推进抚仙湖北岸湿地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确保所有自然村达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Ⅰ档标准,全面提升防污治污精细化水平。

□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蒋跃

编辑:陶晓兰 审核:马儒文

#截污#城区#澄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