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小小菜园育美德

2020-10-22新闻11

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学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查看蔬菜长势。

“快去看看菜园里新近种植的蔬菜长得怎么样。”10月14日,记者来到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操场边的蔬菜种植园,恰逢课间休息时间,七年级六班的马欣宇和李佳乐相约来到班里种植的菜地,查看新种的蔬菜生长情况。蔬菜种植园大小不一的菜畦里,嫩绿的蔬菜苗长势喜人,绿意盎然的种植园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我们学校地处中心城区,全校有15个教学班630名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田野劳动的体验。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将校园里一块闲置的大约1800平方米的空地开辟出来,分配给各班种植蔬菜,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创新精神,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增强学生珍惜粮食、厉行节约意识。”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校长夏武刚说。

为了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校把蔬菜种植园纳入素质教育体系中,以此作为劳动实践的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将蔬菜种植园按班级划分,制订好各班的劳动计划,安排学生开展劳动实践。从整理菜地到播种,从浇水到锄草,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除草、捉虫,体验劳动中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刚开始的时候,大家下地都蹑手蹑脚的,生怕衣服沾上泥土。到后来,同学们都很喜欢到菜地里劳动。” 八年级五班学生申鹏飞说。

“原来跟随爸妈到超市里买菜,根本不知道蔬菜是怎样生长的。现在,自己种蔬菜,感觉蔬菜从种植到收获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我们还要到学校的水房抬很重的水桶,走很长的路浇水,很不容易。”八年级五班学生王兆奇说,这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种粮食的不易。现在,同学们吃饭时浪费的现象明显减少了。

“孩子们整天生活在大城市,远离田园,平时没有实践的机会。这次学校辟出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积极参加,在劳动过程中非常开心,家长也特别支持。劳动体验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八年级五班班主任任敏会说。

蔬菜种植园成为学生丰富知识和提升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

“好多学生没有见过豌豆、白菜、小麦等蔬菜和农作物的生长过程,蔬菜种植园让学生多了一个认知学习的平台,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德育处负责人邱俊说。

小小的菜园,大大的收获。国庆假期前,孩子们已经收获了一次蔬菜,带回家和父母一起烹饪美食,享受劳动的成果。“自己种的蔬菜,拿回家做饭,感觉味道特别香甜,爸妈都给了很高的评价。” 王兆奇说。

目前来看,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开辟蔬菜种植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也为更多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课,提供了成熟的范例。更多的学校,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课,让学生从实践中收获美德。

记者手记

补上劳动教育这门实践课

霍海澎

当前,由于各种原因,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

西安市第三十一中学将学校的闲置土地开辟为蔬菜种植园,让全校师生参与劳动,通过蔬菜种植园这个第二课堂,增强学生劳动体验和珍惜粮食、厉行节约的意识。

劳动课是一门综合素质教育课。现在的中小学生尤其是城镇学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都很少干活,有些学生劳动意识匮乏,劳动能力差,而且意志脆弱,抗压能力不足。

劳动教育课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学生的劳动素质短板,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的好习惯,磨炼他们吃苦耐劳、坚韧刚强的意志品格,增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期望更多的学校重视劳动实践课,积极开辟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让学生从劳动中收获,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

#素质教育#学生#蔬菜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