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魏忠贤掌权时, 为何努尔哈赤的军队就是打不进来?

2020-10-22新闻13

引言

作为一个市井出身的小混混,一朝得到皇帝宠信,就开启了其飞扬跋扈,卖官卖爵,勾结重臣,阴谋苟且的“权势生活”。

他忠诚么?或许他对天启帝忠诚。但这种忠诚只是“奴”之忠诚,根本不是什么“心性”之忠。的确,他其实就是奴才,或者说是一条狗。

一条仗着天启帝信任而敢于咬人的狗。一条狗主人一旦死了,连命都保不住的狗。

分析

洗白魏忠贤,无非是为了进一步的抨击东林党。

我不喜欢东林党,他们里面确实有忠贞、铁骨之辈,而且也不乏清廉、正直之人。

但他们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沽名钓誉”、“不切实际”。风雨飘摇的晚明,不是几句口号,几声呐喊就可以挽救的。需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对敌策略。

内有农民起义动乱不息,外有女真铁骑虎视眈眈,仅凭着口号、书生意气救不了国。

当然了,如果这些东林党真的能够表里如一或许也不会有后世的诟病。但这里面除了忠贞铁骨,清廉正直的人。还有更多的是李闯王一进城就卑躬屈膝,想要殉国却因为水凉又上来的领袖人物。

不过,这些都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东林党的不好,不能证明魏忠贤就好。这是两个毫无关联的命题。

至于魏忠贤掌权时,努尔哈赤的军队打不进来?不好意思,那个跟魏忠贤没有啥关系。

擎天白玉柱:孙承宗

从本人的情感而言,我始终不愿突出个人英雄主义。但没有办法,在明朝后期,孙承宗就是地地道道的个人英雄主义。他是一个光环加身的人物。

文坛领袖,战略大师,在那个年代,一个人身兼文武,且是两个领域的领军人物,用一个字说这个人,那就是——绝。

最绝的不在于此,而在于这个人还有一个身份加成——天启皇帝的老师。

正是这个人的力挽狂澜让明朝有了苟延残喘之机。努尔哈赤起兵之后,在辽东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明朝几次征讨损兵折将,不仅如此,努尔哈赤还越做越大。

他把目光盯向了明朝的土地,进攻辽东、沈阳、辽阳等地,明朝在辽东的土地损失四百余里。

没打进来么?人家打进来了。只不过没打进腹地而已。要是没有老孙头,或许就打进腹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霹雳一声震天响,辽东来了孙部长。

孙承宗挺身而出,当了蓟辽督师。他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

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袁可立、赵率教、满桂等一批文武将领。

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以辽人守辽土,孙承宗制定了守土保乡之制度。

那么有人说了。此时的魏忠贤执掌大权,他要是不给孙承宗军饷,老孙有什么辙么?

还真没辙。不过魏忠贤为了拉拢孙承宗,在军饷上还是没有出难题的。请注意,是为了拉拢,而不是为了大明。

真要是为了大明,那就不会有孙承宗后来的辞官回乡了。

请注意:努尔哈赤不是没打进来,是没打那么深入。还有,后来抵御努尔哈赤的是孙承宗,与魏忠贤没有半毛钱关系。

大明没亡,是气数没尽出了孙承宗。当然,此时的努尔哈赤也不足以灭大明。至于魏忠贤嘛,他还真没啥贡献。

努尔哈赤:给我点发展的时间

一个王朝的建立他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个几十年的发展,是成不了势的。

蒙古从成吉思汗开始,到打下中原来,忙活了百年左右。后进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彻底占领中原,也是百余年。

努尔哈赤开始不过就是李成梁手下的人。要不是李成梁自己养寇自重,想要通过跟女真人打,放纵努尔哈赤等人,努尔哈赤也起不来。

不过人家到底起来了,咱也不说啥了。

可他从起兵到壮大总要一个过程吧。凭借十三副遗甲起兵,然后征服建州、统一女真、攻略海西,再到后来建立政权,努尔哈赤也得用那么十几年吧。

努尔哈赤是在1621年的时候,正式开始同明王朝叫板的。他需要发展的时间,在此之前他并没有实力,也没有足够的胆气去发动对明王朝的进攻之战。

可即便是发动了,明王朝也不是说腐朽到一攻击就倒的程度吧。老朱家手低下有名将、有能人,别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他们都很快的发现一点。大明王朝,没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打。他们的实力也不足以征服明王朝,他们还得发展。

请注意:此时的打不进来,不是因为魏忠贤有啥本事。是因为女真也不够强,需要发展。这个跟魏忠贤有啥关系。没有半毛钱关系!!!

他真要是有能耐,就应该趁这个机会压缩女真的生存空间,去把女真灭了。这个时候的明朝,有这个实力。

李自成、张献忠:等等我还没有长大

天启年间的明王朝有起义么?那当然是有的。

中国封建王朝,没有起义的年代少。可那算起义么?也算,也不算。

说他算,他的确影响了王朝的统治和稳定。说他不算,百十来号,干了好些年也没发展壮大,这算哪门子起义啊。

这些起义最多就是个小打小闹,大点的省级单位就能解决,小点的,县里面没准就办了。

尚且谈不到威胁。真正的威胁,得等到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起来。

明末起义三家影响最大。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

李自成起义是在崇祯二年,张献忠起义是在崇祯三年,罗汝才起义是在崇祯四年。大家来看看,这些起义都是崇祯年间的事。

此时的明朝真的是内忧外患,积重难返了。

可明王朝怎么变得积重难返了呢?从万历年间就有了苗头,但达到巅峰得是天启年间。崇祯上台后,想要大刀阔斧的改革。只不过步子大,扯了胯。

可我们必须要认清一个问题,崇祯为什么要迈那么大的步子。就是因为问题挤压太严重了。问题不是崇祯年间有的,而是几十年所造成的。

而对这些问题,贡献最大的,其实就是魏忠贤。建生祠,搞贪污,百姓们早都恨透了他。

要是没有魏忠贤掌权,以及他手下的人胡作非为,怎么会有那么多起义。

明朝末年,如果不是因为两线作战,以当时明王朝的实力,尚不至于灭亡。

单独对付内部起义,或者是对付外部入侵,还是有这个能力的。但要让他两线作战,是真的做不到啊。

大家知道,明朝之亡,亡于李自成,而非亡于满清。

结语

魏忠贤掌权时,明王朝的确还是苟延残喘,没有灭亡。

但我们应当明白,王朝的灭亡非是一朝一夕的事,王朝的兴起也并非一蹴而就可成。

此时的后金尚需要时间发展,虽然也攻打过大明,甚至掠夺走土地,但都让孙承宗夺了回来。

而明朝内部,此时的小起义虽然不大,但都没有成规模,直到崇祯的时候才出现了成规模的起义。

可大家一定要清楚一点,最终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是从万历朝开始,一直到天启帝,一点点挤压的。

而压死明朝的稻草,贡献者主要就是魏忠贤一党。至于努尔哈赤打不进了?跟他魏忠贤毫无关系。

#近代史#太监#魏忠贤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