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齐鲁建筑史诗,齐长城到底藏着多少秘密

2020-10-22新闻16

中国有万里长城,山东有千里长城——齐长城,它巍峨壮观如一条巨龙,盘旋飞舞于崇山叠嶂之中,将黄河、泰山、东海连成一体,2500多年来无声无息地横亘在山东省境内,是一处比秦长城还要早400多年的古代建筑奇迹,被誉为“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最”。然而,作为山东省可与泰山、“三孔”比肩的三组世界遗产之一,齐长城因年久失修、景观可游览性不强等因素,并未获得与其历史地位相匹配的知名度,文化及旅游价值也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所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是我国现存建筑年代最早的长城遗产之一,全长1200多里,凝聚着2500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司马迁《史记·楚式家》中载:“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

历史上,齐长城见证了齐国与毗邻国关系的复杂演变,通过了解齐国与这些国家的复杂互动,我们可以发现齐长城的营建是动态的,尤其是齐长城东段。最初齐国在与莒地相邻地段修筑关隘,以保证齐国南境的安全。春秋末期为了防备吴越而在沿海一带修筑防御工事,与崂山形成天然防线,战国中后期齐长城则有防备楚国的功能。

齐长城的修筑是为了军事防御,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下的产物。《韩非子·初见秦篇》:“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齐国通过黄河和泰沂山系等天然屏障构筑防御工事来保障齐国的安全。齐长城作为齐国的军事防御工程,见证了齐国历史的发展。齐长城西起济水,沿着泰沂山系向东蜿蜒,直入大海。从西向东将齐国南部的疆域封闭起来,形成了一道完整的防线。本文以齐长城东段为切入点,探讨齐长城东段的修筑时间、修筑原因以及在齐国内政外交中发挥的作用。

《史记·苏秦列传》曰:“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所谓四塞之国也。”这里的“四塞之国”是说齐国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泰山、黄河、济水、海洋在一起,构成齐国最重要的天然防线。

齐长城东段经潍坊、临沂、日照、青岛四市向东延伸,他的选址首先是地形原因。长城的选址、布局和施工,首先要考虑与自然环境有机联系。长城是防御体系,强调充分利用自然天险的屏障作用。所以,在山区长城多沿着山脊或山体有利于防守的位置修建。

长城的各种建筑物只有与其军事防御体系相适应,才能起到较为理想的防御作用,有效保卫生存空间。从地貌上来说,长城自西向东经历黄河冲积平原、泰沂山地,齐长城东段自穆陵关沿沂山向东南方向而行,出沂山,经沂沭断裂带到五莲,再往东北方向,经胶南丘陵地区,向东至黄海的冲击平原。“山东省地处东亚大陆的边缘及中朝准地台的东南隅,这一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地构造位置为齐长城的修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质地貌条件。”

东段齐长城不似西段齐长城,东段齐长城所在地貌主要以低矮的山地和丘陵为主,且多呈现南北走向,沟谷切割严重,沂沭断裂带更是南北纵贯山东中部,将其划分成东西两个地理单元。这种地形就决定齐长城向东延伸的过程中,必然不是自西向东依次进行的,而是一段段修筑最后连缀而成。

作为齐国历史上规模宏大的军事防御工程,齐长城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春秋后期的姜齐灵公至战国中期的田齐宣王的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分期逐段完成的”。由此可见齐长城是由点及线逐渐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齐国在春秋时期为了防范莒国在东南边境的重要地点修筑关隘,逐渐在关隘附近形成连续的防御工事,这是齐长城东段的原型;吴国与越国相继北上争霸,与齐国爆发大规模战争,齐国在沿海一带修筑防御工事,渐渐连缀成一段段的防御工事,这便是齐长城东段的雏形;随着吴国与越国的覆灭,代之而起的楚国灭掉莒国之后,使得齐国在南部边境压力倍增,齐宣公时期开始在原来防御莒国的防御工事基础上重新修筑防御工事来防御楚国,并将原来防御莒国、吴越和楚国的军事工事连接起来,这便是齐长城;田齐威王初期,齐国两面受敌,齐威王为保东南边境安全,出兵攻占莒国,并修筑一系列防御工事;直到田齐宣王时期,才正式形成了西起济水,东至黄海的完整的齐长城防御体系。

齐长城作为齐国南境重要的完整的防御体系,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关于齐长城的修筑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齐长城最早见于《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又记载管子问于桓公曰:“敢问齐方于几何里?”桓公曰:“方五百里。”管子曰:“阴雍长城之地,其于齐国三分之一,非谷之所生也。”但《管子》成书于战国年间,再者齐桓公首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小匡》),整个国家在外交和军事上处于积极主动态势,不需要修筑长城这样被动防御的工事,因此齐长城修筑于春秋早期之说不足为信。通过考察齐国南部与诸邻国的关系来看,会发现莒与齐长城早期的修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秋以来,各国之间征伐日益加剧。齐长城作为齐国内政外交的见证,他的修筑历史与齐国历史发展演变密切相关。春秋初年,齐国与莒国的边界线并不长,直到齐灵公时期,齐国灭掉莱国,将齐国的边界扩展至胶东,齐国东南边境与莒国才有漫长的边界线,齐国的东南边境国界线变得不太平。莒国虽是小国,却也不容小觑。

莒国是古东夷少皞部族后裔所建立,《春秋大事表》中记载:“莒虽小国,东夷之雄者也。其为患不减于荆、吴。”《春秋·隐公二年》“莒人入向”,《春秋·隐公四年》“莒人伐杞”,《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记载齐国伐莒遭遇大败,“遂袭莒,门于且于,伤股而退。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杞殖、华还载甲,夜入且于之隧,宿于莒郊。明日,先遇莒子于蒲侯氏。莒子重赂之,使无死,曰:‘请有盟。’华周对曰:‘贪货弃命,亦君所恶也。昏而受命,日未中而弃之,何以事君?’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行成”。齐侯袭莒,不仅“伤股而退”,并且莒人杀齐国大夫杞梁。《左传·昭公元年》“莒人灭鄫”,《左传·昭公二十二年》“齐北郭启帅师伐莒”,莒君“败齐师于寿余”。莒国能够攻伐其他国家并且能够多次打败齐国,这说明莒国本身实力不容小觑。另外莒国还经常为其他国家的政治落难者提供避难。齐桓公为公子时,曾到莒国避难。“由于莒国春秋时期在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及其自身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为他国避难者提供庇护之所,确保其安全。”能够为其他国家政客提供栖身之所,这也是莒国国家实力的表现。作为春秋时期在政治舞台上活跃的国家,莒国的灭亡对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的局势具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对齐国的边境安全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关于齐长城东西两段的修筑的时间,西段早于东段没有争议。但是关于东段齐长城修筑的时间,一些史学家认为是在楚国灭莒之后,齐楚两国接壤才开始修筑东段齐长城。 “齐之长城,既非一时代所完成,若以全部论之,则当以西部之建筑为最先”,而东段齐长城“当建于楚人灭莒之后”。王献唐认为初段防鲁,后则全部防楚。但在考证齐长城东段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边境形势后,会发现齐长城东段莒县一段在楚国灭莒之前就已经部分修筑,齐长城修建时间肯定早于楚国灭莒。这也与《清华简·系年》披露的齐长城修筑时间“晋敬公立十又一年”相吻合,时在楚国北上灭莒之前,齐长城东段已经部分修筑,很有可能与阻挡莒国的攻势有关。

“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毫无疑问其主要的使用功能是御敌防守。”长城修筑的主要目的是防御,如果没有防御对象的话,长城基本上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因此长城一般是在山脊线上按照山脉的走势修筑,在战略要地会加强筑防。莒对于齐国而言,在战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齐闵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攻克齐72城,直入都城临淄,并烧齐都宫庙宗室,掠珍宝巨财,尽归燕国,齐国仅剩莒、即墨两城仍在坚守。

《史记·乐毅列传》:“乐毅攻入临菑,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齐国几近亡国。其后田单以火牛阵破燕,并乘势收复失地,莒和即墨成为齐国反攻的据点。可见莒对齐国的存亡具有重要意义。春秋中晚期莒国式微,周考王十年(公元前431年),楚国势力扩张到淮上,灭蔡后,进而灭莒,但莒距楚国本土过远,难以长期占有,莒之全境最终被齐国兼并。

不过,我们在考察齐威王即位初年的战争情况时发现,齐威王九年之前,西部地区的军事连连失利。《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六年,鲁伐我,入阳关。晋伐我,至博陵。七年,卫伐我,取薛陵。九年,赵伐我,取甄。”《史记·赵世家》:“五年,伐齐于鄄。魏败我怀。攻郑,败之,以与韩,韩与我长子。”《资治通鉴》卷二:(七年)“赵侵齐,取长城”。《史记·赵世家》:九年(公元前366年),“与齐战阿下”。《史记·六国年表第三》:“齐威王十一年(前368)伐魏,取观。赵侵我长城。”齐国在西线的步步溃败,一方面是防守官员不利,另一方面与齐威王的军事战略有关,由此推测此时齐国的军事重心很有可能放到了东方莒国。《竹书纪年》有“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的记载,梁惠成王二十年为田齐威王八年。而此时,齐与莒的战争已经旷日持久,很有可能出现对峙胶着状态,因此《竹书纪年》所记齐威王修筑的长城极有可能是齐长城东段。齐威王十一年,齐国开始在西部地区反击赵国、魏国,这是因为齐国在东部莒国的战事可能已经取得胜利。

根据研究,齐国灭莒大概在齐威王九年到十四年之间,而上文推断的时间也在这一范围之内,所以这一推论应该是合理的,不过蒙氏之论或可修正,齐威王十一年时,莒国或已被消灭,纵然未被消灭,此时的莒国对齐国也已经不再构成威胁。

齐长城位于莒北,如果齐灭莒修长城来防楚,修在莒南才合乎常理。莒国作为一个对于齐国战略意义十分重要的军事要地和武库,却在齐长城之外,这充分说明莒地齐长城是在莒亡之前修筑的。

考察莒地附近的地理位置,并综合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来看,莒地以西的沂水正好是齐、鲁、莒、纪四国交汇之处,这四国征伐多,会盟少,面临南境复杂的国际环境,齐国在此修筑防御工事是很有必要的。综上因素考虑,莒一段防御工事的修筑时间较早,应该是在莒国灭亡之前,而这段防御工事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变成齐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楚国灭莒,震动了齐国上下,齐国才会在原有防御工事的基础上重新修筑以阻挡楚国北上,缓解齐国南部边境的压力。随着楚国的势力退出莒地,给齐国以可乘之机,齐威王最终占据莒,完成了对莒的吞并。因为在对莒作战中莒北修筑的防御工事已经逐渐成型,所以齐国并未在莒南修筑防御工事来防御楚国,这就是齐长城为何修在莒北而不是莒南的原因所在。由此推测莒地一段齐长城应当是在莒国灭亡之前就存在的防御工事。

春秋中晚期吴国北上争霸,屡次伐齐,使得齐国南境局势紧张。春秋战国之际,今鲁东南地区国际斗争的格局,决定了齐国不可能不在齐越、齐莒交界的一些要隘通道上修筑防御工事。

《孟子·离娄上》记载,齐景公哭着把女儿嫁到吴国,“齐景公曰:‘既不能令,又不受命,是绝物也。’涕出而女于吴。”《左传·哀公十年》:“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史记·伍子胥列传》同样记载了这一事件,“七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所谓“自海入齐”也说明,吴齐已经具备了一定实力的海上军事力量,齐、吴两国之间的战争,也从陆地扩展到海上。

吴夫差十一年,吴水军从海上进攻齐国,这次“齐吴海战”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海战,夫差派大夫徐承率舟师自海上进入齐国海域,齐国立即以船队拦截,两国在黄海水域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最终吴国大败而归。公元前484年,吴国再次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吴国水军进攻齐国,齐国进行防御,并打败吴国。由此可见,齐国无疑是有了海上的设防,而从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而言,吴国也是有了海上的防御。所以这一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海防建立的标志。”而此时齐国沿海安全防御措施,很有可能是东至黄海的防御工事,也就是齐长城东端最初的雏形。

越国趁吴国北上伐齐之机攻吴,在吴越之争中越国占据上风。越国崛起给齐国南部边境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管子·轻重甲》桓公曰:“天下之国,莫强于越。”《吕氏春秋·顺民》齐庄子请攻越,问于和子。和子曰:“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猛虎也。’”由此可见,齐国对与越国之间的征伐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公元前441年,三晋与越联兵伐齐,使齐国两面受敌,“齐国修筑长城是在战国早期的被动局势下进行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勾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王无彊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这一事件更导致了齐国开始修建长城,可知防御越国也是营建齐长城的原因之一。吴越北上争霸与屡次伐齐,尤其是吴越在海上发起的攻击,使齐国措手不及,仓皇应战,虽有小胜,多以失败告终。在黄海沿岸修筑的防御工事,就是后来齐长城的雏形,在即墨修建武库,最初的目的很有可能是为了防御吴越来自海上的侵扰。

清人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写道:“春秋之季,惟三国边于海,其用兵相战伐,率用舟师蹈不测之险,攻人不备,入人要害,前此三代未尝有也。”这里“三国边于海”提到的就是齐国、越国、吴国三个沿海国家,可见在春秋末期,这三个沿海国家就曾经爆发过海战。因此沿海一段的齐长城防御工事最迟至春秋末期已经存在并发挥作用。

齐长城是集山地防御、济水防御与海洋防御三位一体的战略防御体系,而齐长城东段就肩负着海洋防御的重任。

黄海防御自然是在长城东线的海右走廊上,那里的齐长城走向就很能说明的长城的海防战略意图。”齐长城东段自穆陵关始,经过沂沭断裂带之后向东南而去,经过马耳山抵达五莲,然后经由五莲向东北方向而去,直达黄海冲积平原,由小朱山入海。

我们仔细观察齐长城东段的经行路线,发现走的正是一个V字形路线。这纵然是有地形方面的原因,也有其他防守方面的考虑。小朱山与崂山山脉之间隔着一条狭窄的胶州海峡,胶南高地长城岭以及长城岭上的长城与胶州半岛的崂山互为犄角,同崂山山脉就构成了一道完整的海防线,拱卫着齐国本土的安全。这段防御工事组成的海防线就是齐长城东端雏形,田齐威王和田齐宣王就是在这段防御工事的基础上,将其与其他的齐长城防御工事连缀在一起,构筑了绵延一千里的齐长城。因此齐长城东段的修筑并不单纯是为了防御楚国,而是一个跨时代的综合工程。

楚国灭莒之后,齐国转而又要面对楚国的威胁。楚国经历吴国入郢的战乱之后,在秦国的帮助下,逐渐恢复实力。楚悼王招揽贤才,重用吴起进行变法,楚国国势日盛。先灭越国,将疆域扩展至淮河以北;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国所灭,齐楚国土开始接壤。

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齐鲁国界线成为齐楚的国界线。莒国与鲁国的灭亡,使齐楚两国开始在国界线上正面对峙。又由于楚国在与秦国的争斗中遭到失败,楚怀王被俘,楚都郢城被攻破,楚顷襄王迁都于陈,将经营重心放在东方,从而对齐国构成军事压力。在这种环境下齐国修筑并加固齐长城防备楚国北上的威胁成为齐国的首要任务。

随着楚国先后灭掉越国和莒、杞、邾等小国,接着又灭掉了鲁国。齐、楚两个大国在山东境内形成了南北对峙之势。在此之前,齐楚之间尚有一些小国作为两国之间关系的缓冲地带,现在这些小国先后被兼并,齐楚两国国土接壤,齐国直接受到了楚国的威胁,才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不得不把原来防鲁国的西段长城继续向东修筑,用来防御楚国。”

齐长城东段大规模修筑是在田齐威王时期开始的。《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威王七年“楚威王伐齐,败之于徐州”。这一时期,从齐国南境的紧张局势以及各国斗争格局来看,齐威王为避免齐国两面受敌,陷入被动的局面,东南边境修筑防御工事很有必要。齐威王在与莒国的拉锯战中,已修筑并完善莒北的长城,吞并莒国之后,与楚国接壤,楚国在灭掉越国后,北上态势明显,齐威王便开始大规模修筑长城。

《竹书纪年》:“梁惠成王二十年,齐筑防以为长城。”梁惠成王二十年,即齐威王八年,齐国开始修筑长城。《史记·赵世家》:“七年,侵齐,至长城。”《田敬仲完世家》也有“赵人归我长城”的记载,这说明在齐威王之前,就已经有长城的存在,而齐威王只是在原有长城防御工事基础上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而已。

齐长城真正与泰沂山系、济水、黄海等天险形成完整的防御体系是在田齐宣王时期。《史记·楚世家》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有余里。”《山东考古录》考楚境及齐长城条云:“大约齐之边境,青州以南则守在大岘,济南以南则守在泰山,是以宣王筑长城,沿河,经泰山,千余里至琅邪台入海。”整个国防线在齐宣王时期才全部完成,齐宣王在新的环境中,将长城连成一线拾遗补缺,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

《左传·襄公十八年》:“晋侯伐齐……冬十月,会于鲁济,寻湨梁之言,同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堑防门而守之广里。”杜预注曰:“平阴城在济北卢县东北,其城南有防,防有门,于门外作堑,横行广一里。”

齐长城西段的修筑时间大概是在春秋末期,结合王献唐关于齐长城东西段时间的结论,所谓齐国长城,应该分为两部分:最初一段在西,绝大部分专为防鲁而设,建于春秋时期;以后继续向东展修直到海滨的一大段,专以防楚,则在战国时期。迨后鲁为楚灭,这一条长城自西向东,变成了齐国对楚的全部国防线。

齐长城的修筑是在长时间内由点及线形成的防御体系。结合齐长城沿线的地形地貌,许多地段的山脉多呈现南北走向并且沟谷切割严重,很难做到西向东逐渐成型。因此齐长城极有可能是在一段段独立防御工事基础上,经过姜齐和田齐历代国君修补完善,连缀而成的防御体系。

总之,齐长城的东西两端防御工事的修筑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东防莒,西御鲁。战国时期楚灭莒、鲁后,齐楚对峙,齐威王时期才将东西两端的防御工事连成一线,最终形成所谓的齐长城。

齐长城东段防御工事的修筑,在齐国发展史上对齐国的内政外交、政治军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军事上的防御作用,前面已经提及,在此不再赘述。由于齐长城东段因靠近海洋,还兼具控制对外贸易的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海洋航行已十分普遍。《管子·禁藏》中“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是说沿海渔民入海捕捞海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记载:“齐景公游少海,传骑从中来谒曰:‘婴疾甚,且死,恐公后之。’”《孟子·梁惠王下》记载,齐景公曾对晏子说:“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方于琅琊。”春秋时期,君王贵族沿海出游已经比较普遍,而民间则由此逐渐发展对外贸易。《管子·揆度》中记载:桓公问管子曰:“吾闻海内玉币有七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发、朝鲜之文皮,一荚也。”即发国和朝鲜带有花纹的毛皮也是贵重货币的一种在齐国流通,由此可知对外贸易已经存在。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得渔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载:“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自齐太公就国开始,齐国就利用渔盐之地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经济。《史记·平准书》载:“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缴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汉书·地理志下》中亦载:“桓公用管仲,设轻重以富国,合诸侯成伯功……织作冰纹绮绣纯丽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齐国经济的发达,原因是多方面的,长城的修筑虽然主要用于军事,但客观上在商业方面也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尤其东方沿海地区,既有琅玡、即墨之饶,又得东莱鱼盐舟楫之利,成为仅次于国都临淄的经济繁荣地区,在齐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凭借山川津渡的地理形势,设置管理征税机构是很自然的。”齐长城是齐国南部疆界的一道人工屏障,在修筑成功之后,还担负着控制对外贸易的作用。

日照五莲盘古城战国遗址中,发现了齐国的兵器和玺印。在灰坑中发现各式铜剑、铜戈、铜镞,最重要的发现是十三方铜玺。其中一方释读为“左横关卡征税所用玺印”,这是齐国设关征税的重要证据。

但是齐长城的历史使命随着秦始皇统一全国逐渐终结,虽然后世曾有对齐长城的部分修补,但齐长城作为西起济水、东至黄海的完整防御体系逐渐在历史上消逝。

公元前221年,齐王建献城投降,秦始皇统一全国。秦始皇除保留秦国、燕国、赵国长城将其连成一体用以防备匈奴南侵之外,其中包括齐长城在内的各国修筑的军事防御工事皆被毁弃,以防止六国贵族用于复辟叛乱,齐长城随着时局的变化结束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但是齐长城作为一种防守设施,加之所处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在齐长城的险要地段在后世也曾有重修的现象用于军事战争中,特别是在清末对捻军的作战中,曾重修齐长城西段以防捻。齐长城东段除穆陵关因处交通要道而多次重修之外,绝大部分则已废弃而失去踪迹。

齐长城见证了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发达和繁荣的盛况。长城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长城是古代防御工程的统称,万里长城也好,千里长城也罢,无疑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积淀,必将为后世留下无价之瑰宝。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万里长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