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杨贵妃真的很胖?唐代真的是以胖为美?其实一切都不是你想的那样

2020-10-22新闻10

现今在很多人的眼中,唐代就是一个以胖为美的朝代。

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的确,相对于前朝,对于女子的要求一定要苗条,要轻罗著细腰,唐人却是喜欢女子胖些。但是,我们要知道,

唐人所认可的胖,并非是我们现在所认知的那种胖,而是一种丰腴的、婀娜的、匀称的胖

简单的说,唐人喜欢的是丰满的胖,而非虚胖,以现实的人物来比较,就是他们喜欢的是影星张雨绮的那种“胖”,而非笑星贾玲的那种“胖”。

如上图,由唐代画家张萱所绘制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画中虢国夫人及其女眷,长相虽丰腴,可却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认为的那种虚胖,她们所呈现出的是一种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珠圆玉润、婀娜丰腴似的“胖”。

再如上图,由唐代画家周昉所绘制的《簪花仕女图》,画中描写了六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及其侍女于春夏之交赏花游园。从这幅图,我们也可看出,唐代的胖并非是虚胖,画中女子体态虽略显丰腴,

可总体来看却是很匀称,是窈窕婀娜,其站立姿态让人一眼望去就是一种娉婷袅娜,轻盈如春风拂柳的身材

除此,除唐代所流传的画作,我们可看出唐代并不是以胖为美的朝代,在多数时候,唐人还是喜欢身材苗条,婀娜多姿的女子,这点从唐诗中,我们就可看出:

刘希夷在《公子行》中说:

“愿作轻罗著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大意就是愿作轻罗(一种质地轻盈质量上乘的柔软丝织品)系在爱人的细腰上,愿作明镜来分爱人的秀丽面庞。试问,胖女子会有细腰吗?

白居易在《和春深二十首》中说:

“秋千细腰女,摇曳逐风斜”

,大意就是女子那纤细的腰肢,飘逸的裙裾随着秋千来回摇摆而摇曳在半空中,跌宕起伏。

贯休在《白雪歌》中说:

“为人无贵贱,莫学鸡狗肥”

,大意就是无论尊贵之身,还是卑贱之躯都不应该向鸡狗一样只顾吃喝,养成肥胖的躯体。

唐代的诗句经常出现“细腰”、“窈窕”、“纤细”等字样。试想,如若唐人真的喜欢肥胖的女子,为何唐诗中会出现这么多崇尚苗条细腰的诗句呢?显然不可能,由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多数唐人其实并不喜欢胖的女子。

此外,关于唐代的史书,其中也有记载他们并不喜欢胖女子的记录。

如《次柳氏旧闻》记载,当年唐肃宗李亨还是太子之时,被奸臣李林甫所害,处境极其危险,为了防止储君之位被其阴谋所废,他是远离一切声色犬马,日子过得那是十分凄惨。这时,唐玄宗得知后,是无比心痛,于是为了让李亨开心点,他就命高力士让京兆尹去

“选人间女子细长白者五人,将以赐太子”

试想,如若唐代真的以胖为美,唐玄宗会让京兆尹去挑选五位身材苗条的女子,去服侍太子吗?

可见,唐代并非以胖为美。

而世人之所以认为唐会以胖为美,究其原因在于他们认为杨贵妃就是“胖美人”的代表,而因她受到玄宗的极度恩宠,所以天下女子皆认为玄宗喜欢胖女子,自此唐代女子皆以胖为美。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苏轼一句描写杨贵妃体态的诗句:“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增”,让杨贵妃成为“环肥燕瘦”的代表人物。 也正是因苏轼的这句话,让世人皆认为杨贵妃是位不折不扣的胖美人。

杨贵妃真的肥吗?

杨贵妃一点都不肥。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在唐代,关于杨贵妃容貌、体态的描述,皆未有肥胖一说,如杜甫在《丽人行》中,就曾这样描述过杨贵妃的体态与容貌: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

稳称身”

,在杜甫的诗中,杨贵妃可是一个身材匀称、不胖不瘦,且有着细腻肌肤的美人儿。而据史所载,杜甫曾被“命待制集贤院,召试文章”,所以他绝对是有可能见过贵妃的,因此他的描述可信度非常高。

如在白居易《江南遇天宝叟》一诗中,杨贵妃也是一个纤弱娇柔的女性形象,绝非是什么胖美人,所谓

“贵妃婉转伺君侧,体弱不胜珠翠繁”

再如李白在《清平调三首》中写道: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红装”

,在诗中李白将杨贵妃与身材纤细的赵飞燕相提并论,要知道能够跳“掌上舞”的赵飞燕,其苗条的身材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如若杨贵妃身材不好,李白又怎会将她与赵飞燕相提并论呢?而要知道,李白可是见过杨贵妃的,当时他可是让杨贵妃为他磨过墨的,因此其所说的话料想是真实的。

其次,史书中虽记载杨贵妃是“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但同样也记载到

“微有肌也”

,就是稍微有些肉,以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微胖。最后,以常识来说,杨贵妃是一个经常跳舞的妃子,其经典舞蹈《霓裳羽衣舞》为后人所熟知。试想,一个经常跳舞的,她能有多胖呢?

从种种记载来看,杨贵妃绝非是一位胖女子。

而之所以,至唐之后,无论是史书,还是诗句、文章,皆将其宣传为一个胖女子,

其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诋毁杨贵妃

。众所周知,自安史之乱后,世人皆认为杨贵妃就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红颜祸水,认为是她让唐朝由盛转衰,但事实上却真的是如此吗?显然不是,历来古代王朝的兴衰,绝不是一位女子能够操控的,而是由那些上层的男性统治者决定的。

但是,那些上层的男性统治者又怎可会自己承认,王朝的兴衰,是因为自己的治国不利而造成的呢?为此,为了不让世人这样认为,他们只有让女子背上这个黑锅,说她们是红颜祸水,说她们祸国殃民。而为了让世人相信这个女子是祸国殃民的,他们就会拼命的诋毁她。

如此,杨贵妃就成为了这么一个苦命的女子。

彼时,人们诋毁杨贵妃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攻击其身材和容貌

自五代后,文人墨客们开始密集地向世人描绘出一个体态肥胖的杨贵妃,比如《开元天宝遗事》中,就称杨贵妃“素有肉体,至夏苦热”,“使侍儿交扇鼓风,犹挥汗不止”,说杨贵妃不但胖,还爱出臭汗。 再如宋代理学家魏了翁在《临江仙·约李彭州暨兄弟看荔丹有赋》云:

“人应笑太真肥。破除千古恨,须待谪仙诗”

,说大家都在笑杨贵妃很肥,可谓是赤裸裸的就将胖女人这顶大帽子扣在了杨贵妃的头上。

只能说,古代的文人实在太没骨气,一个连承担的勇气都没有的人,还将罪名推到女子的身上,为此不惜制造谣言去诋毁于她,这着实让人有些气愤。

当然,杨贵妃虽不胖,但却真的很美,她绝对当得起四大美人的称号。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其笔下的杨贵妃就是一个窈窕婀娜的大美人,是气质妩媚,“回眸一笑百媚生”,面容较好,“芙蓉如面柳如眉”,腰肢纤细,“侍儿扶起娇无力”,皮肤细腻,“雪肤花貌参差是”,是拥有着“未央柳”一般细腰的纤细娇弱的绝色美女。而以史笔见长的陈鸿,在其《长恨歌传》中亦说杨贵妃是“

中度,举止闲冶,如汉武帝李夫人”的不胖不瘦的气质美人。

可以说,从诗人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杨贵妃绝对是一位绝色美人。毕竟直白的说,如果杨贵妃不美,唐玄宗也不会看一眼,就甘愿背负着夺媳的恶名,将杨贵妃从自己儿子的手中抢来。

#隋唐#杨贵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