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中国民航局:航空服务100公里半径覆盖了大约92%的地级市、88%的人口

2020-10-22新闻12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北京报道

“‘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机场呈现出规模大、速度快、投资高、效益好、支撑实几个特点。”10月2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在机场建设方面的整体推进情况时点名青岛新机场。他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民航机场推进的速度快,成都天府、青岛新机场、贵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

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冯正霖 徐想 摄影

冯正霖表示,“十三五”期间,乌鲁木齐、深圳、西安、广州等9个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成都天府、青岛新机场、贵阳机场改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我国第一个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湖北鄂州机场正在开工建设。另外,我国还完成了一批小型枢纽和非枢纽机场的新迁建改扩建项目。另外,广州白云机场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前不久已经正式开工建设。

“我们用四年半的时间就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超大型国际航空枢纽——大兴机场,9月22日运行不到一年,特别是在疫情情况下,机场的吞吐量突破了一千万人次,这在大型机场中也是一个非常高质量的发展速度。”冯正霖补充,“十三五”期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460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26%。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民用航空局通过项目的调度,加强建设督导,特别是克服疫情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已经完成了7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代化的大型机场建设中,冯正霖表示更加关注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与高铁的融合发展,以大型国际枢纽性机场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核心,来加快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到2019年,国内39个千万级机场中,已有25个机场开通了轨道交通共计37条。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31个新建、8个迁建、34个改扩建的小型枢纽和非枢纽机场的项目建设投产,其中有50个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截至目前,航空服务100公里半径覆盖了大约92%的地级市、88%的人口和93%的GDP,比2015年分别增长了4.8、3.6和2.4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