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vivo地震预警功能立功,这个实用功能你会用吗?

2020-10-23新闻12

将损失降到最低的最好方法,就是预防。

近期在成都发生4.7级地震时,就有vivo手机用户在震感到来前提前收到了预警。从图上来看,20多秒的时间足以让人们快速做出反应,找到合适的避难位置。

其实在去年年底,vivo手机地震预警机制已经开始在内部试行,如今早已在全系设备中大面积铺开。手机可以说是如今人们不离手、至少是不离身的一个必需品,而这项功能的推动,无疑让用户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危险,并与电视、广播等其他设备形成了物联网防御,将灾害预警机制逐步完善。

为了将这项功能的严谨程度做到万无一失,目前vivo仅在地震发生频率较高的四川省进行试点。此次vivo是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进行合作,这项功能覆盖了四川省部分市、区、县。

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台站间距15-20公里)地震预警监测仪(烈度仪),在地震发生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之前,通过手机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提供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地震预警示意图(源自网络)

在地震即将到来前,手机前台会通过弹窗和警告音频两种形式进行提醒,在使用手机时能作出快速反应,即使在夜间,也能让人们及时从睡梦中醒来进行避难。

同时,在提醒页面,还会有针对室内室外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灾前手忙脚乱的情况发生;此外,也能对就近的避难所位置进行寻找查看,

这项功能需要手动开启,通过打开天气后下拉找到地震预警即可找到开启按钮。

也有用户产生疑问,如果是震感不强、破坏程度有限的地震也会进行提醒吗?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打扰?对于这一点,大可不必过多担心。当地震震级≥四级,烈度≥2级,vivo才会推送给开启这项功能的设备。

功能虽好,但还是希望弹窗少提醒,世间无灾难。推动便捷生态,随处可见的贴心

其实不只是地震预警机制,vivo也针对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痛点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

在传输方面,vivo推出了零流量传输功能。当用户进行换机或是文件备份时,两台手机之间可以实现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而在去年,vivo和国内其它两家厂商携手成立了“互传联盟”,旨在以系统级的互通,为用户带来比蓝牙、Wi-Fi传输更加边界、安全的文件传输体验。在这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至此,实现了跨系统的一触即达式体验。

而在品牌生态方面,vivo已经初见雏形。随着前段时间vivo首款智能手表vivo WATCH的发布,形成了以手机为中心,蓝牙耳机、智能手表的物联网生态体系。各个设备之间通过互联,对用户的健康、生活、娱乐进行全方位的监测与管理,实现无束缚的自由生态体系。

完整的售前售后服务

根据vivo官方数据显示,仅在国内,vivo就有超过2.6亿在网活跃用户,售后管理也是vivo一直重视的,在25年间vivo已经从线下模式转变为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在线下,vivo已经布局超过25W+门店,通过这些门店走近用户,实现售前到售后服务的覆盖。

在线上,vivo与各大门户和网站进行合作,用户非常方便的就可以实现选购。售后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包括日益损耗的电池、意外损坏的屏幕,都可以通过购买相应保险进行低价维修。每月的19-21日也是vivo会员日,vivo会员可以享受相应的服务与优惠。

在品牌不断发展的同时,立足用户,是vivo一直以来的发展理念。地震预警机制就是vivo与专业机构合作,将专业并具有时效性的提醒传达给用户,让用户及时的脱离危险区域。

在未来,希望看到vivo会继续在其余领域继续探索,与其他厂商一同联手,推出服务于人的贴心功能与机制,使整个服务生态突破品牌壁垒,实现无边界的用户体验。

#物联网#vivo手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