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战国七雄怎样演变成秦统一天下?经历了你不熟悉的这三个过程

2020-07-21新闻57

秦始皇能够实现统一,绝不仅是“续六世之余烈”,而是秦国历代君王的追求,是他们代代奋斗的“余烈”的积成。这种追求和“余烈”起始于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奠基于战国中期的秦孝公,成熟于战国晚期的昭襄王。秦国发展壮大最为显著的,是在穆公、孝公、惠文王、昭襄王这四个历史时期。

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统一与分裂,兼并与反兼并(割据)的斗争。由此而产生的“战乱纷争”、“变法革新”、“百家争鸣”,构成了战国时代的三大特征。这是我国古代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如同三匹骏马,共同拉着历史车轮,沿着新铺设的封建制轨道,向着全国统一的伟大目标飞驰前进!战乱纷争

战争,这个人世间的怪物,毁灭了地球上无数生灵和财富。然而,也正是它,“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战争的这种两重性,在我国古代的战国时期,体现得非常明显,非常生动!

公元前481年~前222年,是我国继春秋之后出现的战国时代,是从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社会经济、政治大变动的年代,也是从诸侯割据趋向统一的历史演进时期。它与古希腊奴隶社会的马其顿亚历山大称霸,大体处于同一历史时期。

春秋末,原属周王朝分封的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小国,经过“强侵弱,众暴寡”的兼并战争,至战国初,逐渐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形成了秦、齐、楚、魏、韩、赵、燕七个主要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分布图

七雄割据,争战更烈。为了夺城略地,争霸称雄,彼此相互攻伐,混战不息。今日“合众弱以攻一强”(合纵);明天“事一强以攻众弱”(连横)。列国间忽而罢兵和好,忽而背盟相杀。

那真是“国无宁日,岁无宁日”的战乱危难之年;是“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波诡云谲之世。

战国七雄的总人口约二千万,兵员总额竟超过五百万,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交战规模由几万增至十几万到几十万。战争持续时间,由数天延至数月,甚至连年攻战。战争方式由单一的车阵冲击战,发展成多兵种的车、骑、步混合的运动战和阵地攻坚战。二百六十年间,大小战争多达三百余次。

所以说,战国历史,是一部充满“血与火”的争战史,是军人和战士用肉体与智慧写成的。史称这一时期为“战国”,名副其实地表明了时代的特征。

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扩张领土、称霸中原的政治斗争的继续。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一切政治斗争无不产生于经济的运动和对经济利益的争夺。战争,既是经济运动的产物,又是争夺经济利益的手段。

春秋中叶,铁器开始运用,继而出现了牛耕。至战国中期,已经普遍使用铁农具和耕牛。水利工程的兴建,使农业生产发展到新的水平。手工业、商业和交通运输相应有了发展,金属货币应运而生。经济贸易出现了“负任担荷,服牛招马,以周四方”的活跃景象。

城市商品交换的发展,使不同地区在经济上互相联系日益密切。经济的飞跃发展,为政治上要求实现更大范围的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客观需要;同时,也促使各国登上政治舞台,掌握了国家权力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争夺社会财富而相互厮杀。变法革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处于两种经济形态交替的历史关头,各种矛盾异常激烈复杂。由于不同阶级、不同政治集团之间存在利害冲突,国与国之间便产生了你死我活的政治、军事斗争,兼并与反兼并的战争愈演愈烈。

随着争战双方自身条件的变更,对立逐渐转化成统一,从而加速了强吞弱、大并小的进程。如果说,春秋时期的争夺打乱了名存实亡的周王朝的一统天下;那末,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则孕育着新的封建社会的更高统一。所以,从总的历史发展趋势来说,分裂割据引起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将成为走向全国统一的推进器。

“春秋无义战”,战国亦然。“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征战各方无非是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以求在战争中获取霸主的地位,进而实现一统天下的最高欲望。谁要达此目的,谁必须具有国富兵强的实力,这是保证兼并战争获胜的决定条件。

在“上无天子,下无方伯(一方诸侯之长),力攻争强,胜者为右”的情势下,各国封建统治集团,一方面要制服国内奴隶主贵族的顽强反抗;另一方面要在战场上打败敌国保存自己。面对这内忧外患、生死存亡的战乱“急世”,为了巩固地主阶级政权,为了富国强兵,他们分别采取了一条共同的治国方略,即战国中期相继掀起的变法革新热潮。

商鞅变法

所谓变法,就是用地主阶级的“法”,代替奴隶主阶级的“礼”,以“法治”取代“礼治”;革新,就是通过废除“古礼”,改变不适应封建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各国变法的著名代表有:魏文侯时的李悝,齐威王时的邹忌,楚悼王时的吴起,韩昭侯时的申不害,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和秦孝公时的商鞅。

由于各国封建统治势力强弱不等,领导变法的决心和措施有别,对变法人才的重视和使用不同,致使实施变法的广度和深度差别很大,变法的成效也大不一样。

通过变法,政治上剥夺了奴隶主贵族的种种特权,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对封建国家有功之人才能享受禄位。这就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开辟了道路。经济上推行“尽地力之教”(力求种好地)和“重农抑商”的政策,确立了小农个体经济,为建立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军事上改革旧军制,实行征兵制度,确立了封建社会制度,增强了国力,推动了发展,宣告了地主阶级彻底战胜了奴隶主阶级。所以说,战国时期的变法革新,“实际上是一种封建化运动”,是兴国强兵的必由之路。历史证明:变则强,不变则弱;变则存,不变则亡。百家争鸣

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求有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经济、政治的大变革,带来意识形态的更新和解放。经济形态的更替,引起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处于社会动荡中的“文士”阶层,具有一股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蓬勃朝气。他们冲破了“学在官府”的文化垄断,纷纷走向社会。

他们或游说时主,或拜师授业,或著书立说。他们代表不同的阶级、阶层或政治集团,积极参与政治,为结束战乱争相提出各自的治国主张和新说异论,构成了当时很活跃的一个社会阶层。

孔子讲学

与此同时,身处历史激流中的各国统治集团,从斗争实践中逐渐意识到:战争不仅是军力和财力的较量,更是智力的相斗。为此,他们急需有奇才异智的谋臣策士,为其治国强军出谋划策。“七国相争,天下莫不招致四方游士”。

于是在各国统治集团中,出现了罗致人才、礼贤下士的宽容气度;又由于各国内部及国与国之间,长期存在争权和割据纷争的动荡局面,形成诸侯异政所特有的思想统治的内外空隙,给不同主张的自由争辩以生存发展之机。

有了这种客观需要和政治环境,以学识为业的智士说客们,“曾出于救时之弊”,跃身登上了政治舞台,为追求各自的抱负而施展个人的才智。他们相互辩驳,纵智论争,形成了“处士曹议,百家争鸣”的空前繁荣的文化盛世。诸子百家的大量著作相继涌现,谱写了我国历史画卷中五光十色、璀璨夺目的一页!这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战国时代彪炳史册的又一显著特征。

战争的风云和变革的雨露,滋育出万紫千红的“百家争鸣”之花,使这一英雄时代大放异彩!

在那剑与笔交相挥舞的年代里,战场上千军万马在拼杀格斗,学宫里诸子百家在挥斥方遒。那班“赢膝履跷,负书担囊”,跋涉在荒野上的策士说客们,餐风沐雨,冒着诸侯争霸的刀光剑影和滚滚狼烟,奔波于时代的风口浪尖上,在列国间纵横捭阖,“驰说诸侯,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他们有的确能左右局势,决定成败,被誉为“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甚至被夸赞成“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致使诸侯王公们不得不移尊就教。他们深受国君的器重,有的被委以卿相,有的被礼之为贵宾,在政治舞台上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战国时的诸子,有从贵族下降而来,有从庶民上升而出。由于他们的出身和社会经历不同,所受文化传统的影响各异,随着社会矛盾的演变和客观需求,先后形成了儒、墨、道、名、法、兵、农、杂,以及阴阳、纵横、小说等诸家学派。

真是五彩纷呈,群星争辉!当时思想文化领域,尚无统一的权威。

在“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的复杂多变的状态下,他们的学说随着斗争形势的发展,受到的社会待遇各不相同。春秋末至战国初,是儒、墨显学对立之时。

其时奴隶主贵族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提倡“兼爱”、“非攻”、“贵廉”的墨学,逐步失去其显学的地位;当各国封建统治者手握刀剑争霸的时候,儒家孔孟学派却重谈“王道”、“仁政”、“崇礼”,理所当然地要四处碰壁。因为诸子百家尽管众说纷争,各有所据,最终要受这个客观规律所制约。

所以注重功利,不道仁义,崇尚暴力,强调耕战,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理论,适应了战国乱世的需要,受到了有识之君的青睐。这样,战国前期的儒、墨、道三家,虽然一度平分秋色,但不久便让位于五彩生辉的法家学说。一篇篇犀利、刻削的法家论著,相继面世。

管仲

以管仲、李悝、申不害、慎到、商鞅、吴起、韩非等为代表的杰出法家,深受世人注目。他们的思想理论,流传颇广,影响很大。人们普遍认为:今欲并天下,非兵不可。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又必须具有高度统一的意志,统一的号令和步伐,这就需要把权力高度集中于国君身上。

因此,崇法尚武,鼓吹尊君集权的法家学说,在战国后期便逐渐成为诸侯治国的精神支柱。尤其在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最彻底,成效最卓著,法家思想在全国深深扎下了根。随着兼并战争的不断升级,要求结束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也日益强烈。这不仅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连年不熄的遍地战火,使各国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灾难。长年血战,造成人口大减。仅秦一国的杀人数目,竟达一百七十万之多。长平一战,秦军坑杀赵俘四十多万,真可谓“争城杀人盈城,争地杀人满野”。

更为残酷的是,有时交战一方疯狂地决堤开河,借滔天洪水冲陷敌方城邑,害得城内居民“巢居而处,悬釜而炊”。又因诸侯各霸一方,彼此以邻为壑,或截断水流,或阻塞交通,这不仅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还严重阻碍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现实充分表明:经济要发展,社会要稳定,人民要生存,都有赖于全国统一的实现。

统一,不仅是被压迫农民的强烈愿望,也是广大工商业者和地主阶级的切身要求。对此,诸子百家在言论中共同表达了这一呼声。

早在春秋末,儒家创始人孔子在编著《春秋》时,就首倡“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号称亚圣的孟子,也疾呼天下必须“定于一”。只有全国统一,社会才能安定。

墨子认为要达到“天下治”的目的,“唯以其能一同天下之义”。

地主阶级思想集大成者荀子,明确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的口号。

唯其如此,方能实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治)”。他还认为“一天下,是又之所同欲也”。

杂家代表作《吕氏春秋》中同样强调要“一天下”。“一则治,异则乱;则安,异则危”。

法家著名代表人物韩非,不仅提倡以暴力实现统一,还竭力主张实行“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统一的中央集权的专制政体。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诸子学说中的这一共同主张,为结束分裂,实现统一,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这对于行将到来的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开创,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

韩非

历史表明:处于封建社会初期的战国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集中表现为统一与分裂,兼并与反兼并(割据)的斗争。由此而产生的“战乱纷争”、“变法革新”、“百家争鸣”,构成了战国时代的三大特征。

这是我国古代特定阶段的历史产物。它如同三匹骏马,共同拉着历史车轮,沿着新铺设的封建制轨道,向着全国统一的伟大目标飞驰前进!

分裂导致战争,战争促进变革,变革引起争鸣。三者相辅相成,最终将成为推动统一的历史合力。“分久必合”,“乱极而治”,这是天地间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处在这种历史趋势中的战国七雄,哪一个能充当促进历史发展的主角,能担负统一华夏的历史使命?这仍然要由历史来选择,由时代来造就。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风雷激荡的战国英雄时代,造就了许许多多名垂史册的杰出人物。嬴政就是这烟云密布的乱世推举出来的,是这一独特时代造就出的第一个独特的封建皇帝。

参考资料:

1.《史记》

2.《战国策》

3.《孟子》

4.《淮南子》

#先秦时代#诸子百家#战国七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