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掌握这三个方法,让你降低30%的农药使用成本

2020-10-24新闻4

原标题:掌握这三个方法,让你降低30%的农药使用成本

一、抓住关键的防治时期用药

植物病害发生是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轻到重,对这类病害要做到预防为主,抓住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发病前或者初期用药,只用一次药预防效果就很好,如果在病害大面积发生后用药,至少要用3次才能制止扩散,这样既加大了用药成本,又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对作物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于虫害也是,在害虫初孵、低龄时,用药效果最佳。当害虫老熟后,药量少了打不死,加大药量成本增加不说,还容易产生药害。

二、做到对症用药

1、把植物生理病害误认为是侵染性病害,用杀菌剂去治生理病害。生理性病害是缺某种元素引起的病症,只有补充对应的元素才能根治,如果用杀菌剂去防治,药不对症,既无效,耗人工,又花钱。

2、用杀真菌的药去防治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无法达到治疗效果,反而认为购买的药质量有问题。

3、农作物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有很多种类,如果病症判断不准,选用的杀菌剂不当,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如灰霉病和锈病都属真菌性病害,但它们的用药却有很大区别。

4、保护性杀菌剂和治疗性杀菌剂是有区别的,保护性杀菌剂是在病害发生前使用,在植株的茎、叶、果表面建立起保护膜,防治病菌的侵入,起保护作用。在发病前用药效果好,但发病后防治效果就差。而治疗性杀菌剂一般都有内吸作用,它能够迅速内吸、传导到植物体内,杀死病菌起治疗作用,发病后就应该选择治疗性药剂。

三、施药方法要正确

根部病害要采用药液浇灌方法,茎秆部位的病害要用喷淋或涂刷法,红蜘蛛要做到正反面都喷,并均匀周到,而叶面肥重点喷叶背面。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本平台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

文章来源:农业信息资讯

#病害#方法#用药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