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角闪石英片岩 岩石斜长角闪岩与角闪片麻岩的不同点??

2020-07-21知识4

三大类岩石常见的结构构造有哪些 1、岩浆岩的结构可分为显晶质结构、隐晶质结构、玻璃质结构和斑状结构;岩浆出岩的构造有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和块状构造四种类型。常见岩浆岩:花岗岩、。元古宇、前震旦系 宁多群(Pt2~3N):分布于江达和察雅-昌都地层区,为一套中深变质地层,岩性主要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二长片麻岩、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母石英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变粒岩、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及混合岩。原岩为一套泥砂质岩、中基性火山碎屑岩及碳酸盐岩。中、下部同位素年龄值为1820~1780 Ma(U-Pb法)、1594 Ma(Sm-Nd法),总厚度大于3310.22 m。草曲群(Pt3C):分布于察雅-昌都地层区,为一套中、浅变质的岩石地层。其岩性组合为:上部为绢云绿泥片岩、白云石英片岩;中下部变质砾岩、石英片岩、千枚岩、石英岩、长石石英岩夹变质橄榄玄武岩。橄榄玄武岩同位素年龄值为876~999 Ma(U-Pb法),与青白口纪相当,与宁多群未见接触,厚度大于3521.03 m。表2-1 西藏自治区藏东地区岩石地层单位序列表续表吉塘群(AnZJt):分布于丁青-吉塘地层区内。上部为云母钠长片岩、变砂岩、石英岩、板岩、黑云母石英片岩、绿泥钠长片岩、变玄武岩;下部为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白云母片岩、夹变粒岩,角闪片岩、混合岩等。上部岩石同位素年龄值757.1 Ma(Rb-Sr法),下部角闪片岩年龄值1800~2300 Ma(Sm-Nd法),其时代属前震旦纪。总。砂土状强风化变粒岩与全风化变粒岩区别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中朝准地台的东南角,华北地区北部裂谷,芦溪南部隆起,有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的一部分,属于暨阳凹陷、淄博凹陷和茌平隆起在第三级构造单元。台山组变质岩系晚太古宙地层晚太古宙地层的形成。章丘西南部的白碳窑、团圆沟、平房区和长清界首地区,是西北方向,与陡峭的角度,从旧到新的雁翎关组,山草峪组和刘航组;三是接触的整合,在这个地区,厚2299米。1。闫玲的形成主要是深绿色斜长角闪岩的岩性,黑云黑云变粒岩,底部是绿泥石片岩。294~1700米厚。2?在黑云变粒岩山草峪岩性、二云母片岩、二云母石英片岩、浅粒岩等。厚度为512~2100米。在上部,条带状铁建造往往形成条带状磁铁角闪石英岩,磁铁矿含量范围从25到30%。460~1180米厚。三.其岩性下部主要为透闪石片岩、斜长角闪岩和角闪黑云变粒岩。中上部主要为斜长角闪岩、和他们接触到的斜长角闪岩、黑云变粒岩。120~149米厚。古生界和古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平阴县、长清县、济南、历城县、章丘县等地,分布面积大,分布范围广。它们是该地区暴露的主要地层。一般向北倾斜,倾角约为10度。早古生代寒武纪地层由老至新长清群朱砂洞组、馒头组、九龙集团夏、Gushan集团、炒米店组、三组奥陶系。含矿变质岩系特征 本区基底由太古宙变质表壳岩和变质深成岩组成,铁矿主要与变质表壳岩有关,并赋存其中。根据《冀东前寒武纪铁矿地质》(钱祥麟等,1985)对各类变质岩的原岩恢复,依据基底变质岩系原岩建造类型及其所经历的地质改造作用的差异,大体以青龙河北北东向大断裂为界,以西为遵化—迁安中高级变质岩区,以东为青龙河花岗—绿岩带。铁矿的原始含矿建造分为4个基本类型,即迁西岩群火山岩系—硅铁建造、含沉积岩的火山岩系—硅铁建造、遵化岩群—滦县岩群火山岩沉积岩系—硅铁建造、朱杖子岩群含火山岩的沉积岩系—硅铁建造4套赋矿层位(表3—1)。(一)火山岩系—硅铁建造该建造分布在西部遵化、兴隆、迁西,东部卢龙、抚宁一带,为一套富含辉石、角闪石等铁镁硅酸盐矿物变质岩组合。原岩主要是一套基性—中性玄武岩、安山玄武岩类,夹有少量超基性小侵入体和少量中性—中酸性安山质及英安质火山岩。建造中的铁矿分布广泛,一般呈多层,成群出现。但厚度较薄,延伸不远,规模较小。矿床多为中、小型,仅个别可达大型。此建造岩性、岩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较大,具有明显的韵律性,反映了火山喷溢活动的频繁性和旋回性。按变质岩的组合,可分为以下3种含矿岩系。1.斜长辉e。岩石斜长角闪岩与角闪片麻岩的不同点?? 岩石斜长角闪岩与角闪片麻岩的不同点?斜长角闪岩与角闪片麻岩的不同点?角闪质岩石(amphibolic rock)是以普通角闪石为主要暗色矿物的区域变质岩石的统称。。将下列岩石分类~分成矿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岩浆岩:正长岩、流纹岩、闪长玢岩、岩盐沉积岩:石英砂岩、角砾岩、断层角砾岩、断层角砾岩、藻灰岩变质岩:片麻岩、石英岩、矿物:石英、黑云母、方解石、石膏区域变质岩分类有哪些? 前人对区域变质岩的分类研究较深入,做了很多工作,提出过不少有关区域变质岩的分类方案,但在目前尚未有一个为各国地质学家认可的、比较全面的区域变质岩分类方案。程裕淇等(1963)认为区域变质岩石的分类必须考虑:①原岩的特点—可能推测的生成条件和物质成分,残留的结构构造;②变质岩的物质成分、构造、结构及演变趋势;此外,有时也需考虑到产状及其他区域性的地质条件。(一)区域变质岩分类简介前人曾提出的区域变质岩分类方案,有Spry(1969)区域变质岩的结构分类表,Hejtman(1977)含长石的区域变质岩岩相学分类表等,由于上述分类表中的内容不够完全,而使这些分类方案未被广泛应用。王仁民王仁民,1973.区域变质岩定量矿物分类的建议,地质研究,第五期.(1973)提出常见区域变质岩定量矿物分类命名的图解,图解由双三角形组成,双三角形角顶的端员分子由Q(石英)、F(长石)、C(碳酸盐矿物)和M(云母和角闪石等暗色矿物)组成。该分类图解中划定长英粒岩(变粒岩、麻粒岩)与长石片麻岩的成分界限,如将片麻岩的分界线界定在长石含量>25%,云母、角闪石等暗色矿物的含量为15%~40%(60%);变粒岩(麻粒岩)的界线为暗色矿物在5%~15%之间,。 基底岩石组合特征 本区是我国太古宙变质岩主要分布区之一。太古宙变质岩主要是片麻岩-麻粒岩和花岗岩-绿岩两类岩石组合。一、遵化深变质花岗岩-绿岩区该区范围西起遵化跑马场,向东经马兰峪、金厂峪、八道河至青龙,东西延长近150km,南北宽20~40km。区内分布着一套深变质岩石,其北界和南界均为中元古界沉积岩盖层,东部边界是呈北北东向的青龙河花岗岩-绿岩区。该区主要由变质深成侵入岩和表壳岩组成(图1-1)。各类变质深成侵入岩约占全区岩石总量的40%,变质表壳岩约60%。由于深成岩的侵位和强烈的变形改造,使变质表壳岩分布不连续,除少数地段有较大规模分布外,多数呈露头尺度的包体,不均匀的分布在长英质片麻岩内,难以建立完整的地层系统。图1-1 冀东地区早前寒武纪地质略图(据耿元生,1998,有修改)遵化岩群(本区的变质表壳岩)主要为透辉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变粒岩,有时夹有磁铁石英岩,在金厂峪与青山口以北的上营至金龙峪一带在变质深成侵入岩中还见少量的石榴斜长片麻岩(变粒岩)。在不同地段的岩石组合有一定的差别,在遵化清东陵至迁西龙湾一带的变质表壳岩包体以斜长角闪岩为主,含有少量的角闪岩、角闪二辉岩、蛇纹石化角闪橄榄岩及条。红柱石(Andalusite)、蓝晶石(Cyanite)、夕线石(Sillimanite) 一、概述红柱石、蓝晶石和夕线石统称为蓝晶石族矿物,是同质多象变体。它们的物质成分相同,由于在地壳中成矿时经受温度和压力不同,遂形成不同的矿物晶体。一般而言,红柱石形成于较低的温度和压力;而蓝晶石形成于较高的压力,温度与红柱石相当或略高一点;夕线石在较低和较高的压力下均可形成,但其形成温度则较高。二、矿物性质红柱石属斜方晶系,晶体呈柱状,横切面近正方形。集合体呈放射状,形似菊花,俗称菊花石。灰白、褐或红色,玻璃光泽,硬度为7,密度为3.1~3.2g/cm3。蓝晶石属三斜晶系,晶体常见扁平柱状,蓝或蓝灰色,玻璃光泽,节理面呈珍珠光泽。在 {100} 晶面上,平行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为4.5,而垂直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则为6.5~7,差异显著,故有二硬石之称。密度为3.56~3.68g/cm3。夕线石属斜方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和纤维状集合体,灰、褐或灰绿色,玻璃光泽,硬度7,密度3.23~3.25g/cm3。上述三种矿物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转变为富铝红柱石和氧化硅的混合物,并发生体积膨胀。如红柱石转化温度为1350~1450℃,体积膨胀率为5%左右;蓝晶石的转化温度为1100~1500℃,体积膨胀率为16%~18%;夕线石的转化温度为1500。

#岩石#变质岩#地层划分#片麻岩#矿物硬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