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凯里市大风洞镇千亩油茶产业成稳定脱贫“加油站”

2020-10-24新闻4

原标题:凯里市大风洞镇千亩油茶产业成稳定脱贫“加油站”

“这一棵的茶果有16斤。”在凯里市大风洞镇青杠林村油茶基地,基地负责人王怀军将新采摘的茶籽过称时高兴地说。

近日,在青杠林村千亩油茶基地,工作人员进行油茶测产,此次测产通过采集丰株和稀株油茶树果实,称重进行测产。经工作人员现场实地采摘称重,丰株茶果每株约15.4斤,稀株茶果每株约10.3斤。

王怀军是青杠林村的一名共产党员,早些年在集镇经营一间榨油坊,一次和一个从省外回来的老乡聊天,听说茶油营养丰富,身价贵,有钱人喜欢吃,他就有了带领村民种油茶致富的念头。

油茶喜温暖,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6到18℃之间,适合在坡度和缓、土层深厚的酸性土中生长,青杠林村的土质和气候适宜种植,通过外出学习技术和请教专家,王怀军掌握了种植技术。

说干就干,王怀军和村党支部书记罗大芝商量,得到了大力支持,他们逐家逐户去作思想工作,动员大家一起种油茶。因为油茶收益周期长,群众有很多顾虑。部分村民想自己种,有的村民愿意出租土地,有的不想种也不想租。针对村民的不同想法,王怀军租下愿意出租的村民家的300亩土地自己种;对于不想种又不想租的,则以土地入股分红,入股土地200亩;想自家种的,王怀军就先出钱购买树苗让他们种上,等茶籽产收时,再冲抵苗木的成本,在他的鼓动下,有10户村民免费领苗种了500多亩油茶。

“种植油茶,是考虑慢慢地培育一个优势产业,让老百姓长期得到收益,达到稳定脱贫的目的。”大风洞镇青杠林村党支部书记罗大芝说。

青杠林村油茶基地由王怀军统一管理、追肥、杀虫、收购,村民没有后顾之忧。今年是油茶种植的第四年,还不到盛果期,产茶籽1万余斤,预计产油750余斤,按每斤60元算,今年大约收益4.5万余元。

茶油清香耐贮藏,不易产生引起人体致癌的黄曲霉素,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长期食用还可增加人体免疫力,有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说起茶油的好,王怀军变得滔滔不绝。

近年来,凯里市大风洞镇把油茶产业列为脱贫攻坚重点产业,2016年,该镇积极争取到油茶种植产业化扶贫项目,规范化种植油茶1200余亩,并对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油茶种植户予以重点扶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群众种植油茶800余亩,目前全镇油茶种植达2000余亩,种植分布在青杠林村、大风洞村、双江村、龙井坝村4个村。

据悉,该镇青杠林村等4个村组建成立“风青井江”农业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免费发放优质油茶树苗动员群众种植,定期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与公司签订收购合同,油茶种植直接受益农户327户,使油茶产业成为中长期稳定脱贫的“加油站”。

来源:秘境黔东南

通讯员: 唐型燕

编审:吴映璇吴胜成

(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 不得去除图片水印!)

#油茶#产业#加油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