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020-07-16知识9

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种类 突发事件读本部分 第一讲 应对突发事件概论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有哪些特征?答: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政府立即处置的 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应急管理法制、标准工作滞后,不能满足应急救援实际工作的需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法律依据不充分,规章标准不健全。二是:地方应急管理机构建设进展缓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省、市三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目前还有42%的市(地)没有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层层衰减。已经成立的省、市应急指挥机构多数职能不健全、编制少、人员不能完全到位,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履行职责困难重重。三是: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安全生产应急综合协调机制还不完善,应急资源部门分割问题比较突出。有关方面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四是:应急救援队伍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充实完善。缺乏应对重大复杂事故的大型特种装备,难以满足跨地区跨企业处理特别重大复杂事故的要求;企业专兼职队伍投入不足、装备陈旧,队伍的分布及装备水平滞后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尚不能适应安全生产形势及救援工作的需要;缺乏对社会救援力量的组织、引导,难以发挥其积极性和社会效应。五是: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 试读结束,如需阅读或下载,请点击购买>原发布者:孙国廷应急救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GDP连续多年以9%左右的速度增长,发展速度举世瞩目。在充分肯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死亡人数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频发。2008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413752起,死亡91172人,其中重特大事故98起,死亡2010人。各级应急救援机构积极参加火灾、矿难、危险等事故灾难和各类自然灾害的抢险救援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2008年全国矿山救护队伍共处置事故2359起,抢救遇险人员2627人,其中生还1016人;危化救援队伍参与事故救援2074起,抢救遇险人员1085人。事故的救援工作能够取得成功,有着诸多因素,是上下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一是各级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怀,指示明确,并立即赶赴现场指挥事故救援处理工作。二是信息畅通,事故报告迅速,为应急救援争取了时间,减少人员伤亡。三是果断决策,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救援工作。四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编制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培训和演练,使整个救援过程井然有序。五是社会各方积极支援,密切怎样做好应急救援这份工作 在十分珍爱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上。一是加强应急预案管理,二是加强救援能力建设,三是加强应急值守。最近的小作品发给你供参考。第一、消除三个误区,强化应急理念加强应急管理,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当前,安监系统抓应急管理工作首先要彻底消除三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应急管理是做“马后炮”的工作,可有可无,因此领导不重视、不安排,经办人员搞应付、不落实的现象在一定范围上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企业应急管理层面十分明显。二是认为应急管理“无事悠然遇事茫然”,对应急管理工作缺乏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和有备无患的防范意识,对预案不及时修订完善,也不去思考制订的预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因而面对突发而至的事件时茫然无计,不知所措,不能有效控制局面,甚至发生次生、衍生事件,导致事件的损失和影响扩大。三是认为抓应急管理是劳而无功的事情,赌博心理、侥幸心理和麻痹心理仍然存在,工作得过且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安监部门是牵头抓总部门。如果安监部门对应急管理工作不重视,通常而言,管理者在处理煤矿应急救援管理时,会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1.事故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通信问题。事故发生时,一方面指挥中心需要及时确认事故已经发生,并及时获取事故的有关信息;而另一方面,指挥中心应将事故信息快速传达发布,做好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2.指挥中心与救援部门之间的通信存在障碍。目前,指挥中心与救援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指挥中心在取得事故的有关信息之后,因为通信不顺畅,往往不能快速找到实施救援的负责人,并及时告知事故信息,以便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实施救援工作。装备了捷思锐车载无线宽带集群系统的应急通信车,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快速抵达路况现场,尤其是在一些特殊路段或是监控盲区,可以迅速建立灵活机动的应急指挥通信网。如何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工作 写回答 有奖励 共1个回答 (一)完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规、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制定修订与其配套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资源管理、简述对本岗位操作方面,应急措施和隐患怎么处理 首先,加强安全技术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得企业人员更加深刻的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安全有效的取得更好的效果。如何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 在常态管理中,政府要建立一套危机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进行预警和监控。完善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提高全社会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起点。危机治理首先必须进行政府观念的更新,时刻强化政府机构运作中的危机意识,政府应当树立危机理念,认识到危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危机不仅仅在资本主义社会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屡见不鲜难以避免。其次必须加强公务员队伍的危机管理知识与能力的培训,危机管理知识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公务员培训的必修课程,主要是针对本国或本地区经常发生、曾经发生、可能发生的危机形势如社会矛盾、自然灾害、民族冲突等所采取的紧急应对的法律程序、手段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公务员危机事件的应急能力。再次在我国危机治理中继续对普通民众开展危机应对教育,使民众了解各种灾难发生的自然过程,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提高民众的危机应对技能,从而增进社会整体的抗逆水平。尤其是各级各类学校应该将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这样,从上至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1333363366163下建立全民忧患意识,未雨绸缪。2、应急管理体制的存在问题 自建国以来,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应对的危机范围逐渐扩大,其覆盖面从以自然灾害为主逐渐扩大到覆盖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生产事故和社会危机四个方面。应对危机的方式从被动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共4个回答 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 生产安全事故 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 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

#工作管理#应急管理体制#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标准体系#时政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