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并非是败于曹操,而是被内部矛盾打垮了

2020-10-25新闻10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代的重要战役。它的交战双方是袁绍和曹操,谁胜了谁就能够一统中原之地,进而为争夺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袁绍当时实力强大,被许多人看好。可最后的结果却是,曹操以弱胜强,把袁绍打得狼狈逃窜,最后一路平推到了冀州,彻底消灭了袁绍。

对此,后世人夸赞曹操的军事指挥能力逆天,所以才能够创造奇迹。而袁绍则资质平庸,在官渡之战中更是错失战机,败于曹操之手也就是必然的了。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对。因为袁绍虽然是贵族子弟,但却并不是一无是处。在最开始起兵时,袁绍的实力并不强,但却可以连续击败公孙瓒,进而占据整个河北。光是这一点,就不知道超过了多少军阀和诸侯。因此,当时在北方地区,能够和曹操争雄的也就是袁绍了。

更要说的是,中国的历史对于失败者往往是放大他的缺点,淡化他的优点。而袁绍作为贵族当中的失败者,自然更是被陈寿这位史官连连批评,从而获得当时平民子弟的支持。事实上,真实的袁绍很厉害,要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地盘和军队。当然,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将目光拉回到官渡之战。袁绍带着将近10万的军队来攻打曹操,而曹操手里只有1万军队。这个时候,除了军队的数量战斗力强于曹操之外,袁绍还有充足的粮草。他之所以没有选择速战速决,是寄希望于曹操的内部崩溃。这种不战而胜的战术,其实本身并没有问题。

从史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在官渡之战初期曹操这边也的确要崩溃了,如果不是荀彧送来了援军和粮食,曹操早就撤兵跑路了。最后,竟然把粮官的脑袋借来当成替罪羊,才算是勉强安抚了军心和士气。由此可见,袁术的战术并非是完全错误的。

那么,袁绍既然并非败于曹操,又是因为什么输掉了官渡之战呢?应该说,还是因为内部矛盾。历史上,所有的失败都是先起于内部,而非亡于外部。众所周知,袁绍手下的谋臣虽然多,可是却彼此不和睦,甚至互相拆台,令袁绍烦不胜烦。

大致来说,支持袁绍的力量可以分为河北人和河南人,代表人物分别是田丰、审配和郭图。这些人虽然都忠心于袁绍,可是内斗太频繁。当田丰坚持持久战的时候,郭图马上表示反对。可笑的是,郭图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他看来,只要是田丰说的建议,不管对错都一定要投反对票。

因此,袁绍只能采用中间政策来和稀泥。在具体的执行上,一方面固守打持久战,另一方面又派遣小股部队去曹操那里送人头。连选择前锋将领这种事情上,袁绍也非常犹豫,并不是以谁能胜任作为重点,而是要平衡内部河北人和河南人的势力。

因此,这就导致了袁绍集团始终无法形成凝聚力,大家都互相揭短拆台,最后的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官渡之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