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两千多年来每一个“武安君”都功高盖世,但却没有一个能得善终

2020-10-26新闻7

从古自今,获得君王赏识的人差不多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封赏,金银器皿自不在话下,也有些人会获得一些封号,这些人都以此为荣。但也有些例外,战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个封号却是人们比之不及的,因为获得这个封号的人无一善终,可谓是忠臣名将“终结者”。

西周中后期,那些为国征讨、卫边戍守等有着巨大功劳的将领们,会被统治者们授予“武安”的称号。到了战国时期,为了表示对卿大夫的尊敬,往往会冠以“君”的称呼,《礼仪》记载:那些拥有土地的天子、诸侯、卿、大夫们皆可称“君”。而那些被授予“武安”称号的将领们自也可被称作“君”。放眼整个战国时期,被称作“武安君”的将领只有四个,这四个人无一不是战功彪炳,但最终 的结局却没有一个完美的。

剧照:白起

秦国名将白起

白起,秦国名将,是这四名被冠以“武安君”称号中名气最大的一个了。他的功绩无可多言,38岁时的“伊阕之战”,率秦军将魏韩联军打得狼狈不堪,迫使两国割地求和,秦国东进的道路被一举打开。公元前208年,白起“郢都之围”迫使楚国迁都。“长平之战”更是将他的威名传遍天下,一举坑杀40万赵军为他博得了“杀神”之称。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场上无往不利的战将,却在政治上是个“白痴”,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令人质疑的,由于和统治者以及同僚的关系处理不好,公元前257年11月,秦惠文王以及宰相范睢商议后,勒令白起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长平之战一号尸坑

合纵连横的苏秦

献计“合纵连横“的苏秦由于成功说服六国,从而兼领六国相印,成功迫使秦国十几年不敢踏出函谷关一步,为六国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此苏秦被找粟候封为“武安君”,这一封号早于白起的“武安君”。但好景不长,由于某些政令触及了某些人的利益,随着六国联盟的破裂,苏秦也自然成了那些人的眼中钉。为了寻找将自己刺成重伤的凶手,苏秦恳请齐湣王将自己车裂,一代名相就这样不明不白地逝去了。

剧照:苏秦

战国四名将之一李牧

赵国名将李牧,常年镇守赵国北疆,攻破燕国城池,拿下了武隧、方城等地,他还是少有的能在当时与秦军一较高下的将领之一,曾在易安城大破秦军,劳苦功高的李牧被赵王封为“武安君”。但他的这一封号也没有“享用”很久,就被自己的手下败将,秦将王翦一记反间计干掉了。赵王的自毁长城也为他们后来的亡国埋下了伏笔。

剧照:赵国名将李牧

楚国名将、项羽祖父项燕

这位“武安君”封号获得者的陨落也与秦将王翦脱不开关系。秦始皇22年(前224年),楚国举全国之力抵抗王翦率领的秦国60万大军的侵略。项燕率军欲与秦军做最后一战,但狡猾的王翦却避开楚军锋锐,乘着楚军久攻不下撤军之机掩杀,将措手不及的楚军杀得大败而归,兵败之后的项燕选择自杀殉国。

项燕

也许是各位帝王意识到“武安君”这一封号的不祥,从此以后,这一封号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先秦时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