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戚家军没死在倭寇手里,却以这样悲惨的方式谢幕,悲壮!

2020-10-26新闻11

明朝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名将,有抗击倭寇,斩杀敌首数万计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有镇守东北抵御后金入侵的抗金名将熊廷弼和袁崇焕等等。

其中战功彪炳的熊廷弼和袁崇焕都先后为奸臣所害惨死,他们二人的离去直接宣告明朝东北边境失去屏障,后金军队开启了长驱直入之势,从而使得明朝在内有闯王等义军,外有后金军队的夹击之下,加速了灭亡的速度。他们之中最为耀眼的“明星”莫过于抗倭名将戚继光。“抗倭名将”所显示的只不过是他诸多功绩中的一部分,在他奋战十余载荡平倭寇之后,又转战大明王朝的北疆,在此的十余年间,不仅使得北疆平安无事,更是为大明王朝和蒙古歌部落的和平共处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为明朝转战南北战场之际,戚继光还审时度势的发明了许多用以克敌制胜的武器、阵法、战车、战舰,还修建了利于攻守的工事,从而壮大了明军,加大了明军的优势,确保了战场上的巨大优势,所以后世有人讲之称为优秀的军事家和兵器专家。

戚继光一生的功业无人能比,主要得益于他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戚家军。拥有戚家军的戚继光犹如战神附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利用戚继光的超级发挥,一举解决了为祸明朝海疆几百年的倭患,并且用时也只有区区七年而已。但是这样一支勇猛无匹的戚家军,在戚继光去世后都去了哪里呢?在满清入侵之时这么久不见了他们的踪影呢?

我们先来看看戚家军是在什么情况之下被建立起来的。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戚继光在剿灭汪直余党中表现突出,被朝廷委派为台、金、严三郡的军事主将,负责卫戍海疆,等到戚将军来到任地才发现,这里的军队纪律涣散,单兵作战能力有限,更加谈不上协同作战能力,用这样的人守卫海疆,与彪悍勇猛的倭匪作战,无疑是送羊入虎口。在请示朝廷之后,戚继光前往民风强悍的金华、义乌等地招募了三千民兵,加以刻苦训练,并配以优质兵器,佐以严苛的军法,使之成为令倭寇闻风而逃的戚家军。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在戚继光严厉的培训之下,将明军对阵倭寇作战时的伤亡比例由嘉靖三十七年之前的30比1大大缩减,做到了缝倭必胜,无一败绩的恐怖状态,一度令倭寇望风而逃。至1566年,短短七年时间里彻底肃清了明朝东南海岸一带的倭患。

万历十五年(1587年),征战一生的名将戚继光病逝,跟随他转战南北的戚家军交由其侄子戚金掌管。从而开启了戚家军的衰退之路。

努尔哈赤

后金皇帝努尔哈赤虽早在万历年间就已起兵叛明了,期间还一度占据着些许优势,但由于大明王朝有着熊廷弼这样的名将镇守辽东,使得后金也不敢轻举妄动。也许是天不佑明朝,天启皇帝继位就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撤掉辽东经略熊廷弼,由军事白痴袁应泰接任熊廷弼的职务,这可令努尔哈赤高兴莫名--机会来了。

同年(1621年)努尔哈赤命八旗军队进攻沈阳,在城内叛军的协助之下,后金攻克沈阳。期间,明朝下令戚金带领仅有的2000戚家军精锐远赴东北支援沈阳,在一天的急行军下,戚家军来到了沈阳战场,和先期而至的川军白杆兵合成一处,组成川浙兵团。正是这一支“混成旅”给了后金最勇猛的正白和正黄旗一当头棒喝,打得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元气大伤。恼羞成怒的努尔哈赤采用汉奸李永芳的奸计,以火炮攻击明军。在火炮的巨大攻击之下,而明朝援军又被阻击的情况之下,川军只有部分突围,而戚继光辛苦创建的戚家军在这一战中,无一幸免,被越围越多的八旗兵全歼。

从此以后,明朝已无力再建戚家军这样的精锐部队,世上再无戚家军,不久之后世上也再无大明王朝。明朝末年的几位皇帝也为他们的昏聩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先是有万历皇帝报复性的颠覆张居正的中兴改革;继而再有天启皇帝不务正业,任用宦官魏忠贤,裁撤辽东经略熊廷弼,自毁城墙;又有崇祯皇帝重蹈覆辙,误中满清反间计,凌迟蓟辽都督袁崇焕……这一系列的失误,葬送了大明大好江山。

我是新不二说,欢迎分享历史知识。

#明朝#戚家军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