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患“不死的癌症”50年,10年不能行走7旬婆婆手术后如获新生

2020-10-26新闻13

她已经有10多年走不了路,她曾左膝外翻36度,弯得来与右膝关节几乎并在一起。 她叫杨琴(化名),今年已年过7旬,患有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消瘦的她已经顽强地与“不死的癌症”抗争了50多年。如今,靠着医院骨科与风湿免疫科的完美配合,换上人工关节的杨琴,再次挺立在地上,迈开了脚步。

身为农民却一辈子都没种过田

花季般的少女,从来没想过命运会如此的不公。刚刚发病时,杨琴仅17岁,只是觉得膝盖又疼又肿,不好走路,村里的医生诊断为关节炎。

随着时间的流逝,杨琴的双手指间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也都逐渐出现了问题,畸形、半脱位、强直,杨琴每天不仅忍受着疼痛,生活也越来越不方便。

医生告诉杨琴,她患上的是类风湿关节炎,这种病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一旦患上,便意味着宣判了“死缓”,更意味着需要长期遭受疾病的折磨。

指间关节的变形,让杨琴筷子都拿不了,只能勉强用勺子自己吃饭,衣服都要老公帮忙穿。50多岁的时候,杨琴的膝关节开始出现明显的畸形,走不了路,下不了楼,只能在家里拄着拐杖挪动几步,每次出门必须坐轮椅。

用杨琴的话说,自己家住农村、身为农民,却一辈子都没种过田。最开始,还可以煮饭、做点家务,病情加重后,成为了废人一个,生活全靠老公照顾,醒时只能与电视相守。三年的接触建立起医患间的信任

这一守,就守到了2017年。杨琴的情况似乎继续在恶化,她的关节已经基本完全作废了,变形了,特别是左膝关节,只能勉强走几步。

在风湿免疫科主任刘怡的印象里,每次门诊随访,杨琴都是坐着轮椅被推过来的。刘怡介绍,这是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晚期的关节改变,现在治疗风湿的手段是无法还原她的运动功能的,只有手术治疗,把膝关节换成人工关节。

但是杨琴并不愿意手术,“吃了药,我不是太疼,就行了。”没办法,刘怡开始重新给她调整治疗方案,既要控制她的疾病发展,也要让她关节的破坏发展停止下来,这样才有可能赢得更好的将来的后续治疗基础。

通过三年的就医接触,让杨琴与医院及医生之间,逐渐建起了越来越好的信任。

第一次信任,源于杨琴的腰椎手术。当时,杨琴突发腿疼,疼得完全不能起床,坐都坐不起来,只能躺着,以为是风湿病发作了,住院一查,发现不是风湿病问题,是腰椎有问题,压迫了神经,做了腰椎手术,恢复还不错,手术成功。

这次之后,杨琴对手术似乎没有那么排斥,但还是不太想为膝关节做手术,能维持现状就行。

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如意,今年8月,杨琴左膝关节疼痛异常,以前还可以借助辅助器走几步,现在是一步都走不了,站起来都很恼火,躺在床上也疼。

杨琴被收入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这个很奇怪,如果是单纯的类风湿关节炎没控制好的话,应该是全身多关节疼痛,但是你是以左膝为主,其它关节活动尚可,”刘怡告诉杨琴,虽然左膝关节疼痛有风湿的原因,但多半你的膝关节已经破坏到骨质了,已经坏掉了,这种变形,我们风湿科确实无能为力,需要骨科干预。

骨科副主任李红会诊时,看到杨琴的左膝关节已经严重畸形,左小腿向外翻,成半个“X”型,左膝关节就好像是戳在右膝关节处,几乎并在一起,必须手术进行膝关节置换,才可能重新站起来。

不做手术不行了,杨琴想站起来,但费用的问题困扰着不富裕的她,也怕手术失败,怕以后瘫在床上,“你才71岁,并不老。换,有可能会改变以后你的生活,不换,那就要做好长期不能站立不能自理的思想准备。”李红与她推心置腹,一般来说,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20至30年。杨琴和家人心里逐渐明白,不手术,一定没希望,手术,或许可以换回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换上人工关节她能重新走路了

在家人的同意与支持下,杨琴同意手术治疗,类风湿控制稳定后,转入了骨科。

左膝外翻36度,这是李红通过杨琴的CT片子测量出来的,属于重度外翻畸形,手术难度较大。

因为长期的畸形,让杨琴的关节部分磨损严重,同时由于长期缺乏运动,杨琴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会对手术有影响。

其次,术中的软组织平衡技术考验着主刀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外侧副韧带的彻底松解才能使内、外平衡,关系到杨琴以后走路能否稳定。

此外,术后的切口的感染关更是此次手术成败的关键,由于杨琴长期使用激素的免疫制剂,抑制、打压了免疫,免疫力低下,“相比与正常人,杨琴就像一个脆弱的初生婴儿一样,”李红告诉团队,要严防出现术后感染。没有人敢掉以轻心,查文献、讨论、会诊,最终,手术定于9月1日下午四点进行。

打开杨琴的左膝关节,关节软骨已经严重退变,长期的磨损,让软骨变得凹凸不平,像被虫子啃噬过一样,完全磨损露出软骨下骨,关节间隙狭窄,边缘骨性增生。松解韧带,去除骨赘,再将金属人工关节植入,历时4个多小时,由李红主刀,骨科医生廖真宇、代守志参与,成功共同为杨琴完成了这台难度颇高的左侧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杨琴能正常坐起,在辅助工具下,能独自下地行走,活动能力逐渐恢复,在确定没有感染发生情况下,杨琴出院回家继续康复。

10月22日,手术已经过去50多天,杨琴在家人的陪同下,前来复诊,她激动地告诉她的主刀医生李红她的变化,丢掉了辅助器,在走廊里慢慢地走了几步,抬脚落地间,都不负自己与为她康复而努力的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

谢小英 大众健康报记者 侯文瑾

#癌症肿瘤#风湿病#关节炎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