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前三季度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6.9亿元

2020-10-27新闻17

原标题:前三季度晋中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6.9亿元

10月27日上午,从晋中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上获悉。2020年,在晋中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晋中市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山西省委、晋中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晋中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努力克服了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工业经济运行、工业项目投资、规上企业研发、统筹四金联动、推进两化融合、服务企业项目以及国企六定改革等重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工业经济运行“扭负为正”

前三季度,晋中市工业经济克服疫情冲击和重点企业停减产影响,特别是在近两个月煤炭行业产能有效释放的拉动下,全市工业经济持续保持快速回升态势,工业经济实现扭负为正。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376.9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高于全国(1.2%)0.2个百分点。其中,8、9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和16.8%,连续两个月位列全省前三位,有效拉动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实现逐季回升,由负转正。

工业项目投资“新传相承”

前三季度,晋中市共实施各类工业项目631个,项目总投资1388.56亿元,工业投资完成197.36亿元,投资同比增长26.5%。其中:传统产业完成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61.2%,占全市工业投资的36%。新兴产业完成投资126.26亿元,同比增长12.77%,占全市工业投资的64%。

立足基础推动传统产业清洁化、绿色化。加快焦化装备升级、化产延伸,聚源煤化300万吨/年煤焦化改造项目已开工建设,昌盛180万吨焦化项目正在办理开工前的手续。介休三盛60万吨焦化已于9月25日完成压减,其它列入压减对象的企业压减工作正在推进中。延伸冶金产品链,提升循环发展水平,中晋太行气基还原铁项目进入联动试车阶段。

推动新能源汽车集群发展,吉利汽车晋中基地已全面复工复产;斯纳德新能源专用车项目一期已投产,二期正在建设中;美锦能源氢燃料电池及商用车项目一期工程10月投产。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提质升级,开发区傲天10万吨金属镁项目正在进行场地平整,大华玻璃器皿项目开工建设。做大做优功能食品,北方食品产业园厂房已全部封顶,海玉食品产业园已部分投产。培植新材料竞争力,中科蓝宝石长晶产业基地项目正在调试生产设备;阜榆精细化学品新材料项目已开工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工作;昔阳尚太锂电池负极材料二期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壮大光伏电池及组件规模,山煤国际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0GW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产业化项目已签约,正在进行前期推进工作。拓展现代煤化工产品链,介休路鑫福马针状焦及配套焦油加工项目正在办理开工前手续。提高医药产品附加值,广誉远颗粒剂扩产项目正在编制可研报告,德元堂水针注射液项目正在调试安装设备。

规上企业研发“全面覆盖”

根据山西省政府要求年内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的有关要求,晋中市工信局积极行动,扎实推动,通过“试点县区先行、专家培训帮扶、技术中心创建”等措施,快速推动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全覆盖。截至目前,我市713户规上工业企业,已有706户开展了各类研发创新活动,占比达到99.02%。10月底将提前实现全覆盖。在试点县区先行上,晋中开发区、榆次区、太谷区3个试点县9月底已率先实现了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在专家培训帮扶上,邀请一批专家赴企业宣讲研发模式与路径,一对一帮扶开展研发活动;在技术中心创建上,加大企业技术中心的培育力度。截止目前,本年度共培育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6户,同比增长了157%;培育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同比增长了175%。

拓宽企业融资“四金联动”

积极推动技改资金、产业基金、应急资金、担保资金“四金联动”,服务民营企业。技改资金已帮助53个项目争取到省、市两级技改专项引导资金1.8亿元。产业投资基金已对12个项目,累计投资2.1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8.3亿元。企业应急周转资金已累计为376户企业(项目)办理应急资金889笔,累计申请使用应急资金221.364亿元,帮助企业续贷银行资金320.2778亿元。担保资金在保责任余额9.66亿元,1-9月委托贷款累计发放8860万元,放大倍数达到1.59倍。

推进两化融合“走在前列”

深入贯彻国家“两化融合”系列战略部署,以“两化融合”为产业发展赋能要求,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健全政策体系。出台《晋中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晋中市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政策,给予政策支持;成立信息化专家库,专家组入企一对一帮助辅导,提升认证精准度。加速贯标带动。在全省取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证书的96户企业中,晋中市19户,占比达20%;其中,今年已完成14户,居全省前列。2020年,在我省取得“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证书的50户企业中,我市14户,占比近30%。加强基站建设。全年全市5G基站建设任务1778座,目前,全市建成5G基站1527座,开通5G基站1226座,其中市区开通780座,位居全省前列。开展试点示范。

围绕晋中市九大行业和“八大百亿产业集群”开展行业示范,完成吉利汽车、晋能光伏、经纬纺机、太重榆液、海纳通讯、广誉远等高水平两化融合企业,高效高质低成本运行经验全市推广。创新工作机制。开展全市企业两化融合自评估、自诊断、自对标,持续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融合5G、视频直播、VR、大数据、AI等新技术,全市参与评估企业数量达到190家,居全省之首,两化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形成。六是助力复工复产。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在全省率先推出《晋中市支持企业远程办公助力复产复工产品和服务目录》,包含办公管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教育培训等6大类114项产品和服务。此项举措省政府办公厅给予了通报表扬。

服务企业项目“常态推进”

着力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前三季度,晋中市欠款总额5.32亿元,已偿还3.33亿元,无分歧欠款总额3.15亿元,已全部清偿完毕,清欠比例100%,圆满完成省清欠工作组9月底前无分歧欠款全部清零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入企帮扶常态化,围绕复产达产精准服务。市县两级企业服务中心继续引深入企服务常态化工作,了解企业和项目在发展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及时上门服务,查找症结。截至目前,共收集梳理重点企业项目151条问题,已解决137条,解决率90.73%,剩余未解决问题主要涉及土地审批、政策兑现等办理周期较长的事项,正在协商推进中。

国企六定改革“稳步推进”

根据山西省国有企业“六定”改革的总体部署,晋中市政府组建了改革调研组,研究制定了《晋中市市属国有企业“六定”改革实施方案》,持续致力于市属国有企业“一体两翼三平台”总体战略架构的实施,着力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在“管理、选人、决策、激励”四个方面实现重大变革。在管理上,积极构建职责清晰、精简高效、运行专业的管理机制;在选人上,全面推行董事会任期制、经理层聘任制、员工合同制;在决策上,完善建立事项、程序、结果“三公开”机制;在激励上,健全同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机制。(记者 杜利勇)

#新冠肺炎_社会#晋中市#三季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