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缺芯少魂",中国芯片软件如何当自强?

2020-10-27新闻12

这几年来,中国企业在芯片、软件方面频频被海外力量"卡脖子"。美国对华为的禁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还有中芯国际等的遭遇,都让人们产生了担忧。芯片和基础软件领域的短板,也一直被各种新闻舆论提起。不得不承认,这些方面的短板是事实,但是我们并没有认输。中国正在通过体系建设和实践创新,改变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

我们的短板一直在被别人利用,以此来谋取利益。去年五月,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华为也因此面临着手机安卓系统断供的危险,逼得华为不得不亮出"鸿蒙"系统这张牌。虽然"鸿蒙"系统还不够完善,但是它昭示着华为还是有反手之力的。还有今年的六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就被美国制裁了,他们被禁止使用美国MathWorks公司开发的MATLAB软件,而这个软件在理工科的研究工作中使用的非常普遍。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为了摆脱这些短板的束缚,需要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采取措施弥补短板。目前,有些中国企业正在做着尝试。虽然那些国产、自主可控的软硬件还没有达到世界顶尖水准,但是还是"可以用的",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逐步替代西方体系成为了可能。这条路也许会比较难走,但是我们必须走下去。我们在试错、在不断积累经验、在努力成长,总好过被别人时时刻刻掐着脖子要强。

作为在全球都处于垄断地位的"IOE",不仅是中国想要找到可以取代它的可以自主可控的软硬件系统,像俄罗斯、日本、欧洲等都希望找到,因为这关系着国家的信息安全。而国内一家运营商在今年实现了全球首例直接替换"IOE",仅用时3天就在系统零改造的情况下,用具备独创核心技术的数据库替换掉甲骨文的数据库,2台IBM服务器也被国产的12颗低端CPU替代,这套系统已于今年6月底上线。

中国必须坚持开放创新,因为那些关键性技术,别人是断不会给你的。我们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停止了腰杆,不被别人抓住短板而畏首畏尾。

编辑:星辰大海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群众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