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0-10-28新闻14

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贵阳分校学生正在进行茶艺表演。 (资料图片)

幸福之城,具有鲜明的民生底色。作为省会城市中心城区,云岩区以全省最小的区域面积,服务着全省最多的居住人口。如何做好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不断提升百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这是云岩区绕不开的责任。

回眸过去五年,云岩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深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民生工程新路径,各项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坚强有力,一幅写满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教育为本 打造公平共享教育强区

8月31日,在全市中小学开学之际,云岩区甜蜜小镇配建公办小学正式开学,800余名小学生圆了“家门口”的上学梦。

这所位于水东路街道中天甜蜜小镇的学校,是贵阳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的配建公办小学。学校建筑面积达93174.76平方米,规划设置66个教学班,可容纳3600余名学生。“之前孩子每天都得坐公交车去几公里外的安井学校读书。眼下在家门口读书,再也不用天没亮就出门了。”学生家长张朝贵开心地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三五”以来,作为全省教育大区,云岩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纵深推进学区化建设,加快实施“六大提升工程”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百校攻坚”“全面改薄”及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大力实施教育强区战略,通过系列举措走出一条助力云岩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奋进之路——

在学区化建设方面,2017年,云岩区正式出台《云岩区深化学区教育共同体“合作共优”工作方案》,将原“1 X模式”优化为“1 X Y模式”,科学合理指导学区化改革工作。此后几年,学区化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云岩区教育改革呈现破竹之势,校际间差距不断缩小。

在顶层设计方面,2019年9月,《云岩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快教育现代化实施教育强区“六大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正式印发,明确以“立德树人提升工程、学前教育提升工程、义务教育提升工程、教师队伍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教育改革提升工程”六大提升工程为抓手,为云岩区新时期教育发展把脉破局、指明方向。

……

立德树人有道,春风化雨无声。从全面普及到优质均衡,从“一个都不能少”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体系日渐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云岩区正朝着打造公平共享教育强区的目标大步迈进。

生态优先 书写绿色发展云岩答卷

绿树掩映、天蓝水清、空气清新,是群众对“生态美”的现实期许;绿色发展、城乡和谐、生活殷实,是群众对“百姓富”的殷切期盼。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十三五”以来,作为中心城区,云岩区抢抓我省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重大战略机遇,持续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通过全面深入实施“护林、治水、净气、降噪、保土”等重点工程,强力推进“千园之城”建设,不断做足“水文章”、打好“生态牌”,书写绿色发展的云岩答卷——

让水更清澈。紧紧围绕南明河河水变清及饮用水源保护的目标,全力推进再生水厂建设和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完成南明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点建设和金钟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健全和完善河流水质保护、治理和管理的责任机制,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

让空气更清新。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任务,将大气污染防治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狠抓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露天禁烧、燃煤管控等重点工作,并对重点问题认真部署、协调、督办,形成各职能部门、各街道(镇)齐抓共管的强力态势。

让环境更美丽。紧紧围绕民生需求,强力推进并持续巩固“千园之城”建设,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着力构建“布局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贴近生活、服务群众”的城市公园体系,增加市民公共活动空间。

“这几年,金钟河的水越来越清,河边的景色也越来越美。”“家门口建起了山体公园,晨练晚练有了好去处,生活感觉惬意了不少”……截至目前,云岩辖区内公园总数已达138个,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优良天数达标率达98.1%。

山翁郁葱茏,托起满城绿色;水蜿蜒流淌,流露勃勃生机。随着一项项生态措施落地,云岩城乡面貌愈加美好和谐。

多元养老 打造安享晚年云岩样本

每天上午9点,85岁的徐华文都要从家步行到云岩区神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楼的运动室“打卡”。“这里离家近、设施好、活动多,每天来和朋友打打球、聊聊天,心情格外舒畅。”徐华文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不仅是子女的义务,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十三五”以来,云岩区纵深推进养老产业发展,努力探索符合区域发展的养老模式,不断做强“末端市场”,养老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

云岩区始终坚持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化环境、全面放开”发展思路,补短板、创载体,坚持走好以公建民营与民办公助相结合的“双模式”,形成多元化养老发展格局。

结合养老机构实际情况,云岩区按照“养老机构内建、医疗机构改建”原则,重整合、强功能,分步推进医养资源深度融合。云岩区中心敬老院、康园老年公寓、水东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均自建申办老年专科医疗机构,可提供诊治护理、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

云岩区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聚合行业合力、做足为老服务”为重点,通过成立产业联盟、强化监督管理等方式,聚合力、优服务,助推云岩养老行业发展和服务“双提升”。

“附近开了家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退休生活丰富多彩。”“养老院既能养老又能就医,家人放心不少”……截至目前,云岩区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3亿元,兴建云岩区曦阳老年公寓和延中、水东、省府等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并率先在全省打造一批民办公助养老服务机构样板。

随着“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一个满足多层次、多元化服务需求的“安享晚年云岩样本”呼之欲出。

提升“三感” 解锁美好生活幸福密码

10月下旬,走进云岩区盐务街街道宅吉小区百腊井院落,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路面、宽敞明亮的书吧、修葺一新的文化公园,以及居民灿烂的笑脸。“创建‘三感社区’让大家得了真实惠,老房子住出了新滋味。”小区居民许树俊说。

今年6月以来,按照市、区相关要求,云岩区盐务街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以百腊井院落为核心区域,向周边吉祥院、吉贵院、庆丰院等6个院落辐射,深入推进“1 9 2”的“三感社区”创建工程,赢得居民认可。

宅吉小区的变化,只是云岩区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三感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着力点,云岩区扎实探索,通过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三感社区”试点建设等民生工程,不断夯实民生基础,解锁美好生活幸福密码。

以“三感社区”创建为例,云岩区率先在全市启动试点创建工作,提出“系统谋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全面推进”创建思路,将盐务街街道宅吉小区、渔安街道渔安新城、水东路街道甜蜜小镇,分别作为老旧小区、新型回迁安置小区和超大型保障房小区代表,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的根本宗旨。

“虽然住在老小区,身边的一切却很时髦——高清数字摄像头、智慧门禁、综治中心应有尽有,大家住着非常安心。”“渔安街道社区车间让我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增加的收入可以补贴家用”……老百姓道出的一句句话语里,是浓得化不开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秋月

#养老#教育改革#水环境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