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5G”布阵!武进构建“双循环”人才高地

2020-10-28新闻3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 今天,能够和近200名行业翘楚、专家学者、博士后精英一起参加盛会,共推产学研合作,我感到很荣幸,希望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自己也能出一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材料专家干勇在学术演讲中说道。他口中所说的“盛会”正是“全国工业智造”博士后学术论坛暨百名专家进常州活动,而这样的活动仅仅是武进区汇聚人才活水、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良禽择木而栖,贤才观风听潮。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围绕“人才强区”战略主导,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任务,精准聚焦人才工作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5G”布阵,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区”,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Guide(指导):强指导,抢占人才引育先机

构建“双循环”人才高地,就是要精准选才用才,上接重大战略、下接用人主体,着力提升人才与产业、人才团队与城市战略的匹配度。一直以来,武进区压实党管人才责任,把人才工作融入城市发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第一资源”变为“第一责任”。强化大人才格局,连续举办“双招双引”技能大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同频共振;注重多部门协作联动,常态化研究解决人才引进、项目推荐、政策兑现等重大事宜,扫除阻碍人才项目落地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 Give(给予):给政策,加大人才扶持力度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武进区科学完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人才工作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武进区领军型创业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武进区产业紧缺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建立以“武进英才”为统揽的政策体系。瞄准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前沿科技项目,建立“一事一议”程序,给予“高精尖缺”项目特别支持;为领军型创业人才提供100—800万元资助和20万购房补贴;为引进高薪酬、高学历、高贡献人才的企业提供6—30万元引才奖励和 5—15万元购房补贴;将博士后资助从2年6万逐步提升到12万,增加博士后留武进专项奖励,以优渥的政策为人才引进全新赋能。

Grow(培养):重培育,助力人才快速成长

借创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东风,该区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开展“创响中国”常州站活动、“龙城英才”(上海)邀请赛、“百校百企”校企合作洽谈、“技行武进”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思潮碰撞,武进成为全国14个受表彰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17人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6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8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累计主板上市2家、新三板挂牌9家、IPO后备6家。 Gather(聚集):搭平台,发展人才聚集载体 “我们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载体平台,”区引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教城围绕智能、设计、信息等产业,高新区围绕4+2产业体系,西太湖围绕石墨烯、大健康、互联网等产业,绿建区围绕绿色建筑产业,中以常州创新园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试验区’,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相互促进。” 武进区先后引进中科院系统、全国顶尖高校系统共100家研发机构,建成6家博士后工作站,14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区累计完成专利申请超过5万件,专利授权3万余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数近百家,列全省第一,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硬实力。

Grip(吸引):优环境,做精人才服务空间

“我觉得常州的发展前景很好,特别是武进绿建区,因为我是做建材的,跟绿色建筑直接相关。我们现在在做规划,也在准备生产基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我们就可以投产。”在2020年武进区“龙城英才计划”第十三批领军人才创业项目面谈评估现场,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史才军由衷夸赞。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武进区定期举办“资者见智”人才贷“云路演”活动,累计为领军人才企业争取无抵押贷款超过2.55亿元;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已建成连锁人才公寓9栋共1100余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拎包可住;积极推荐人才企业申报“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经专家评审,全区29家人才企业、近80个创新产品被纳入目录,占全市59.2%;深入推进武进英才“荣誉工程”落实落地,为451名人才提供居留落户、子女入学等9大类27项综合性服务,营造最优的人才发展生态。

非“武”不栖,“进”无止境。“引用并重”深入挖掘与地方发展匹配的“潜力股”,积极“牵线搭桥”,本着“人尽其才”的原则跟上服务,武进正致力于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做“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践行者! 通讯员 曾小林 李灵

#购房补贴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