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冷知识:清朝的当铺是如何经营的?其实清朝皇宫内也有“当铺”

2020-10-30新闻12

北京的当铺兴起于清代嘉庆年间,至晚清时,城内处处可见。常、刘、高、董四家为晚清京城内当铺的四大巨头。他们所开的东西二“恒肇”全城皆知。

一、在清朝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开当铺?

当铺之前身为“小押”,它其实是临时短期押款性质的店铺。其资本无定额,期限、利率也没有一定的标准。这种店铺私立规约,盘剥重利,常常发生欺诈现象。直至嘉庆八年,清政府才有准许当商正式营业的明文规定。当时规定经营者资本须在二万两以上,期限以三十个月为满,当本在五十两以下的利率三分,五十两以上的二分五厘,百两以上二分至一分七八厘不等。

开当铺的人,在京城多半是仓库的堂官,他们常常用钱买通一位宗室出面。当铺无门面可言,表面看去颇俗。而其内却是店房宽敞,围墙高筑。每夜都有“打更”的在店里巡逻以防当物失盗。

二、那么当铺的人员结构、分工是怎么样的?

当铺柜台很高,一般成人站在柜前是绝看不见里面是个什么样子的。柜台后面一般坐着四个人,中间两人称头柜(大掌柜),两边坐着的称二柜(二掌柜)他们都是识物能力强的人,头柜之下有三柜、踩八角、店员、徒弟、杂役等名目,在头抑之上也设有设总管的,总管主要掌管各联号的事务。

踩八角是经常代理二柜、三柜的岗位。店员的职务又分营业、银钱、写账、首饰四项。徒弟分大小,大徒弟担任库房及写票等事;小徒弟担任打包及存取货物等事。

每日开门营业,全体店内成员必须各就各位,由头柜一声大喊“挂幌子”,于是杂役便开门将幌子挂上,开始营业。这幌子是一块巨大正方形木板,中间写上一个斗大的“当”字。对角挂在店前。

三、当铺中没人来赎的物品怎么办?

当铺中的人必须学会一种代表各种物品名称的符号字,开写当票时,挥笔即就,但外行人是绝不识得上面所写的字意。所当之物到期不赎,当票就要作废,当铺中无力赎去的物品,到期就要由店主向各个估衣铺,首饰楼发函,清来各家东家,分头背靠背给价,如一件羊皮沃。一家估衣铺给价—卜元,另一家当铺给价八元,还有一家当铺给价十二元,他们分别写好价码用纸包上。然后统一由当铺主人开包观看价码,以给价最高的当铺为出售的对象。

四、清朝宫中也有“当铺”的存在。

此种营业似乎与宫廷绝无相干,其实却不然。宫中不少妃嫔、宫女及太监往往见市面上当铺获利甚厚,便相继把御赐的珍玩、珠饰等物品变卖,集成现款,交由一宗室,让他在京城之内开上几处当铺,然后取息,以补自己日常生活开销之不足。不仅在宫外,同时在宫内隆宗门外晓市的旁边也设有“当铺”,但不敢公开悬挂招牌,只好暗中进行典当之事。各宫往往因缺乏钱用便赖以周转。

宫里“当铺”生意以每年腊月,正月和九月为最兴旺。腊月乃年关,“贫穷”宫室过年用钱,便以物典当。正月有“推牌九”赌,九月有“蟋蟀”赌。凡在赌的过程中,输了的总想捞回来,而往往是事与愿违。这样就会呈现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的局面。现金输光了就要典当物品,所以宫里的当铺在这个时节自然就兴旺起来了。

光绪初年,内务府大臣,上奏慈禧,言明近年来百物昂贵。每宫俸给,多有入不敷出的现象。拟议加俸三成。慈禧见奏后,大发雷霆,不仅没有同意加俸,而且还勒令晓市旁的宫中“当铺”不准再开了。自此以后,一段时间宫中入不敷出的“冷宫”也多了起来。

#清朝#当铺#京城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