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永顺县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 “旧庄废址”垦出“幸福田”

2020-10-30新闻4

秋日的永顺,硕果累累。381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捷报频传,正在接受“检阅”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又报喜讯:今年实施的4000亩复垦项目全部通过州级验收。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完成拆旧复垦面积16760亩,为县域经济已增收13.65亿元,预计结余指标流转还可增收5亿元。

永顺位于湘西州东北部,地处武陵山腹地,属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永顺县抢抓机遇,守住政策红利,在广大农村的旧庄废址开垦出一块块幸福田。

抢抓机遇守住政策红利

2017年,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进一步运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的通知》,明确省定贫困县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允许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领导小组,谋篇布局,高位推动复垦工作。

吹响冲锋号,县自然资源局和各乡镇负责同志们当起冲锋手。“这是一个新领域,没有经验可循,同志们边干边总结,凭着一股韧劲和决心创造出了一套永顺经验。”副县长向进介绍。该县采取“县级领导联系乡镇、乡镇干部联村、村组干部包户”的方式,以指标定量、工作定责的形式,紧扣时限,盯乡、盯村、盯进度,在全县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干部勇于担责、齐心协力推进增减挂钩工作的喜人局面。

“5+2”“白+黑”是常态,为了吃透上级精神,科学有效指导各乡镇高效有序开展工作,自然资源局测绘地理信息股田松林夜以继日的奋战,对接省州业务部门、综合分析各乡镇实际情况,梳理总结存在的问题症结等等。“一天几十个电话,上下联系讲了不停,和家人的对话却没有三句。”田松林的母亲感言道。

示范带动打开复垦阀门

万事开头难,土地复垦工作亦不例外,起初,因群众不了解政策,复垦工作举步维艰。

永顺县砂坝镇细砂坝村08地块复垦后影像图

“群众不了解,我们就上门宣传,消除他们心中顾虑。”石堤镇四联村党支部书记王平说道。该县在灵溪、芙蓉、松柏等6个乡镇进行示范带动,按照“县人民政府主导、县自然资源局主力、乡镇主推、群众主体”工作模式,增减挂钩项目稳步推进。2017年实施的第一期项目1652.81亩增减挂钩指标经省级确认,1.5亿元汇入永顺,“试点”落地开花成了“亮点”,兄弟县市纷纷前来永顺考察学习。

尝到了政策的甜头了,群众复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23个乡镇全面铺开,随之而来的是项目实施工作压力,点多面广、问题多样、政策调整,一系列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开弓没有回头箭,该县凝心聚力迎难而上,问题各个击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始终将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将易地扶贫搬迁户和地质灾害搬迁户的旧宅基地列为重点,兼顾空心村、废弃瓦窑、村小、村办企业、工矿等其他建设用地,选址、立项、设计、招投标、监理、验收、评审等每个环节,都依法依规执行。

众志成城助推脱贫攻坚

走进松柏镇心印村,葱郁的猕猴桃园里硕果累累,一块块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拆旧复垦标识牌立于田间,标识牌印制着拆旧前和复垦后的对比图,让人振奋。

松柏镇心印村复垦田里烟叶翠绿

“我们把废弃的小学拆旧复垦成水田,新增耕地3.1亩,当年创收1.8万元,将10万元复垦补偿费充实到村集体经济里。” 心印村主任肖时行介绍道。

石堤镇大明村在复垦的土地上种植莓茶50亩,“复垦第二年每亩增收1200元,第三年每亩收入可达3500元,群众脱贫增收多了源头活水。”村秘书杨斌说道。

“现在党的政策好,不仅把我们从小溪这个老村寨搬进了芙蓉镇安置点,住上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复垦老屋场还能拿到1.2万元补偿金。”“我也领得8千元,栽猕猴桃有成本了。”“我家没有劳动力,在复垦地上面种上包谷喂土鸡也不错”该县小溪镇三合村村民聚在一起谈到这项惠民政策,赞不绝口。

增减挂钩项目把“沉睡”的土地唤醒了,把闲置的资源盘活了,把发展的“紧箍咒”打破了,让农村旧貌换新颜。走进项目区,昔日荒芜的旧庄废址如今莓茶藤条蔓延,猕猴桃园成块连片,烟叶及各类蔬菜油润翠绿,广大群众脸上,洋溢出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