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让你心心念念的雷电4,到底NB在哪?—雷神小科普

2020-10-31新闻15

随着英特尔发布全新的第十一代酷睿系列处理器,Thunderbolt协议也更新到了第四代,很多搭载第十一代酷睿处理器的产品上也集成了雷电4接口,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雷电4接口的强大功能。

雷电4接口,标准名称应该是支持ThunderboltTM4协议的Type-C接口,因为Thunderbolt是一种传输协议的名称,而不是接口本身的名称,我们常说的雷电接口其实是一种简称,并不是标准规范。

Thunderbolt协议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第四代,前两代时期基本上只见于Apple的Mac系列产品上,集成到MiniDp接口中。产品定位、售价和接口与配套设备的局限性,决定了前两代Thunderbolt协议推广率很低的局面。到了第三代,Thunderbolt协议开始支持USBType-C接口,这一举动极大的推进了Thunderbolt协议的推广,虽然由于对应外设价格仍然较高,其普及率并没有USB产品那么高,但是相比于前两代时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雷电3接口的功能就已经十分强大了,包括带宽高达40Gbps、可外接5K分辨率显示器、支持PD协议双向快充等功能,对比现在的USB接口来说,功能上可以说是全面碾压。

而到了雷电4时代,虽然看上去理论规格提升不大,但是为什么英特尔会不遗余力的大力宣传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雷电4接口的带宽虽然仍然是40Gbps,但是其中用于数据传输的部分提高到了32Gbps,作为对比,雷电3接口用于数据传输的部分只有22Gbps;另外,雷电4最高可以输出8K分辨率视频画面或两路4K分辨率视频画面,前代的雷电3只能支持到一路5K画面或4K画面;首次支持4口扩展坞以及2米长的线缆,一根雷电4线缆可以扩展出3个雷电4接口,这意味着可以一次连接多个雷电4设备;还要求带有雷电接口的设备,至少要有一个接口是可以为设备充电的;以及通过雷电扩展坞连接的键鼠等外设要能够将设备从睡眠中唤醒的功能。

这么看来,雷电4接口的实际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的,对比雷电3接口来说,表面规格的提升虽然并不明显,但是实际的内在规格都有了很大提升,相当于大幅提高了下限,定义更加严格,测试和认证的要求也比雷电3更高。所以,支持雷电4的设备更容易获得更加出色的产品使用体验。

与雷电4接口基本上同时推出的,还有USB4接口,而且USB4也向下兼容雷电3规格。雷电4与USB4同样基于Type-C物理接口,相互补充并相互兼容。但是!就如雷电4与雷电3的区别一样,雷电4相对USB4来说也更加严格,不是所有的USB4,都能叫雷电4。

雷神刚刚推出的IGER S1轻薄本上,就搭载了代号TigerLake的全新英特尔第十一代酷睿i7处理器,同样也集成了雷电4接口,想要体验雷电4接口强大功能的小伙伴们不妨考虑雷神的IGER S1,除了雷电4还可以体验到最强性能的轻薄本体验。

#英特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