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俄罗斯发现旋齿鲨化石,经过研究,最后揭开了谜底

2020-10-31新闻23

在远古时期的海洋,生活着大量我们现在人类所无法认知的生物,比如在没有发现旋齿鲨化石之前,人们也无法想象生物界竟然有如此怪异结构的鱼类。然而,让古生物学家们感到疑惑的是,旋齿鲨的螺旋齿究竟生长在这种海洋生物的什么部位呢?又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为什么现在的鲨鱼都没有了螺旋齿了呢?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一一揭秘:

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位发现旋齿鲨化石的是卡尔宾斯基,一位俄罗斯的著名古生物学家。1899年6月,卡尔宾斯基教授和几位学生前往俄罗斯西部的乌拉尔考察,因为乌拉尔山脉形成于2.5亿年前的海西造山运动,所以能发现不少远古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这天下午,卡尔宾斯基教授在山脉东侧的一处岩壁上,发现了一圈深褐色的螺旋形的凸起物质。

卡尔宾斯基教授仔细观察,他确定凸起的螺旋是一种生物化石,一开始他还以为是某种史前海螺,毕竟从外观来看两者之间高度相似。随后,卡尔宾斯基教授将这件化石带回了实验室做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它又不是海螺,而更像是某种鱼类的牙齿化石。卡尔宾斯基教授经过几年的研究,最终才确定类似的化石是远古时期的一种鲨鱼,并命名为旋齿鲨。

在卡尔宾斯基教授发现旋齿鲨化石之后的百年间,世界其他地区也发现了类似的化石,比如在我国喜马拉雅山地区,并且科学家们经过对比研究,也确定旋齿鲨是一种新的物种,体长约7-15米,生活在距今2.5亿年前,在海洋中有广泛的分布。然而,让科学家们感到疑惑的是,既然螺旋齿是鲨鱼的牙齿,那它应该长在什么部位呢?是上颌,还是下颌呢?

随着旋齿鲨化石发现得越来越多,科学家们的研究样本也越来越丰富,最终推测螺旋齿长在旋齿鲨的下颌,就如锋利的齿轮一般竖在口腔正中间。或许您看到这里就纳闷了,为什么旋齿鲨会长出如此怪异的结构呢?科学家们推测,螺旋齿有或许两个作用,其一是防御作用,当旋齿鲨遇到天敌的时候用螺旋齿发起攻击;其二是进食作用,当旋齿鲨捕获猎物之后,用螺旋齿将其撕碎后食用。但是,美国科学家们在2013年的时候,又发现了螺旋齿的另外一个新的特点和作用。

2013年10月,美国哈佛大学的一支古生物研究小组,对1950年发现的一件旋齿鲨化石做CAT扫描(计算机轴向断层扫描),结果发现它的螺旋齿化石上还附着了颧骨组织,因此又得出了一个推测,即螺旋齿长在口腔内部,更准确的说螺旋齿就是旋齿鲨的“舌头”。因此,这一结论就推翻了此前科学家们的推测,螺旋齿不是长在下颌上的凸起,也不能起到防御作用,而只能起到辅助进食作用,就如同其他生物的舌头一样。既然如此,螺旋齿的作用和功能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旋齿鲨没有牙齿,所以螺旋齿既充当了牙齿,也充当舌头。比如,在旋齿鲨进食的时候,通过上下颚不断咬合,带动螺旋齿来回运动将猎物分解。值得一提的是,旋齿鲨的这种口腔结构对付贝壳类食物最方便,将贝壳含入口中咀嚼几下就能将贝壳脱壳,然后吃肉吐壳,堪称脱壳神器。随着海洋环境的变化,旋齿鲨在亿万年间也发生了进化,导致螺旋齿形状彻底消失,因此在我们如今的海洋中已经没有旋齿鲨了,但如果还有的话,那也堪称是远古海洋生物中的活化石。

由此可见,大自然真是神奇的造物主,竟然能进化出如此奇妙的旋齿鲨,让我们大开眼界了。其实,不光在浩瀚的海洋中,还有广袤的陆地上也有很多奇妙的生物,虽然其中有很多都生物都已经灭绝,但是我们通过化石,还能了解它们曾经的模样和生活的状态。最关键的是,我们应要树立爱护环境和保护自然的意识,莫让当代的生物也走向灭亡。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